第265章 李參的腦殼沒毛病-《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2/3)頁
大家一致認為撫寧縣面臨三山七寨的騷擾和挑戰。且有個仿佛魔咒似的傳言,幾乎每年冬季都有馬賊攻破撫寧縣燒糧庫。
就是這些東西,把大多數人當在外面。
這也是王雱最早以前說的,是頂部的地方它也可以是底部,這是大家對同一事物的不同估值。看空的人就賣出,看多的人就買進,這個現象就是資金的決戰,然后成王敗寇,多方打贏了那當然就是底部,反之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大宋的政策允許人員流動。邊境特殊些,人們不能從撫寧縣撤來后方,但官方支持從后方去前線,甚至還有一些優惠政策。
所以這些個傳聞在西北還一度鬧大了。
李參近來幾日幾乎三更天就睡不著了,反反復復的在思考撫寧縣的改革手段,就現在的熱議程度,持續下去影響會非常大。
朝廷允許甚至鼓勵民眾和資本流入邊境。這是法度,李參無法明面上阻止這事。但李參非常不看好撫寧縣,那是個毫無希望爛透了的地方。而王雱這人最擅于的是蠱惑人心,展開輿論攻勢。
若被他聲勢浩大的鼓動民間商販、資本、百姓去撫寧縣,就以區區撫寧縣的那寒磣兩百軍隊,那樣風雨飄搖的城墻,根本無法保護這些人和錢。
說白了這些人和錢不論在綏德軍、在延安府、在京兆府,還是在撫寧縣,他們都屬于西北,是一個整體,一個總量。
但是王雱報喜不報憂,整日妖言惑眾蠱惑民心,讓民眾懷著盲目的信心過去,那是往火坑里跳,一但局勢發生什么變化被人一鍋端了,那么損失的就是整個陜西的“總量”。
李參不關心撫寧縣死活,只關心總量,在李參的層面,有用的民眾和資本,集中在和延安府和綏德要塞才是正確路線,因為只有強大的軍力和要塞,才能保護這批民眾和資本。
這就是李參默許犧牲撫寧縣政策的由來。
“這個缺德小孩總是好大喜功,絲毫不顧我西北整體政策,不講政治,沒有規矩,不服管教。他總想把那區區撫寧縣和綏德軍相提并論,可能嗎?不自量力!狂妄!”
這些話,最近李參甚至在夢里都經常破口大罵,把他家老妻嚇的不要不要的。
曾經一度他家老妻以及兒子,都覺得老爺著魔了,想謀劃請個御醫或道士來西北給老爺驅魔。
結果李參總是搖頭晃腦的道:“我腦殼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別人,你們以及那個王雱,才是應該請道士和御醫看病的存在。”
屬下以及親人鄙視的覺得:王雱算什么東西,他的級別能請御醫嗎?能請重量級道士嗎?
答案是不能。
知州的級別可以去京城太醫院病休。猶如指標一樣,每年都有五日,可以累積,指標還可以相互售賣。
至于李參的級別,可以寫信去京城讓御醫團隊來西北看病。
關于道士么,道門泰斗呂洞賓的關門弟子曹晴此番被王雱坑慘了,很顯然道士已經算是王雱的敵人。所以絕對不會有道士去給王雱驅魔,就算去也是去砍他的。
李參和道門一致認為王雱入魔了,撫寧縣已經沒救藥,遲早成為西北死穴。現在三山七寨那些馬賊土匪不去撫寧縣騷擾,是因為撫寧縣窮,但是往后恐怕就不樂觀了……
有民心,加上狂熱的氛圍,好處大大滴。
比王雱要求的更快,至和二年十二月初,撫寧縣現有爐子模式下的量產水泥工藝,正式被老羅爹他們攻克。
撫寧縣做到了第二個里程碑,源源不斷的開始生產水泥,用于支持已經啟動的新城墻項目。
貫穿整個北宋時期的筑城方式沒什么秘訣,就是種家軍那套,大量投入民力,以近乎奴隸的待遇服役,病死累死餓死是一種常態。歷史上司馬光和種家的矛盾由此而來。
現在,王雱也親眼見證了在種家的默許下,曹首義具體是怎么干的。
但實際上這也是國家意志,種鄂名聲如此之壞是背了鍋。因為宋人沒有騎兵或者說沒有成熟的騎兵戰法,只能依靠堡壘防御戰法,用國力硬抗住游牧民族的騷擾和進攻。
種家只是被司馬光推至了風尖浪口的實際背鍋人,其實這就是農耕文明的特征,或者說漢家的精神意志。也就是大雱說的“墻”帶來的安全感,不管代價,不管有用沒用,就是要有墻。譬如長城就是這個文明特征下的極限作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友谊县|
客服|
宁蒗|
桐乡市|
祁东县|
龙海市|
鹰潭市|
慈溪市|
七台河市|
介休市|
抚顺市|
连南|
福海县|
沅陵县|
红安县|
金山区|
华池县|
浮梁县|
西贡区|
瑞昌市|
封开县|
丹凤县|
衡水市|
泗洪县|
巴东县|
轮台县|
利津县|
博罗县|
平果县|
红原县|
江门市|
依兰县|
洪江市|
会泽县|
石河子市|
吴桥县|
崇信县|
新河县|
武强县|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