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雞毛蒜皮的問題-《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2/3)頁
王安石說到了這里,吳瓊老媽也沒怎么聽懂,想了想又直接開罵道:“死老王你混不成了,既如此,你干嘛要接兒子的文報,欺負他啊,讓他滿心希望的參與,結果又來個失望結局,導致他來家里發火。”
到此王安石真的怒了,一掌拍在桌子上起身道:“不可理喻。他乃是大宋永興軍路銀州撫寧縣知事,以他戰區執政官身份提交朝廷的實際建議我當然要收,何人敢拒絕他的‘邊境文報’?但朝廷對地方文報質疑和討論也是正常的,得不到執行或者石沉大海,就更是常態了。”
“雱兒的級別不能直接上書皇帝。你個不可理喻的夫人也別要求我繞開樞密院直接找皇帝,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那叫越級搞事。大宋的政務自有一套運行規則和模式,在梁適沒有嚴重錯誤的時候,業務不相關的別人或許還可以在皇帝面前說兩句,但我王安石作為梁適下屬,在本職工作上絕不能在梁適沒有大錯之前越級建議。這是規矩和體制,違反者就是小人、是搞事。哼!”
老王吐槽完畢后,也一甩袖離開了……
這事上,王安石面臨的壓力王雱心里當然比誰都清楚了。所以王雱公事公辦,沒有展開演講模式去說服老爹,更沒有對老爹提及過分的要求。
因為一但說服了老爹,王安石做了這事之后那是真的壞了規矩,會讓王安石提前成為士大夫群體里面的過街老鼠。大魔王乃是有朝一日做宰相的人,現在出這些幺蛾子的話,就等于弄個天花板攔截在他的頭上了。
大宋的相公們有個德行是喜歡從皇帝身上奪權,而不喜歡把權利交回皇家。
所以在沒人犯錯的時候,把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捅到皇帝面前去解決時,基本就等于是士大夫群體的叛徒,搞事的小人。這不是律法,卻是真實存在的潛規則。
現在沒人知道王雱想要這毫無用處的兩百人干嘛?包括王雱自己也不知道。大家都覺得出動中央上四軍系部署邊境是敏感又拉仇恨的舉動,人數多了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這么少一點人干嘛還要部署?真的還不如什么也不做。
在朝廷的角度,撫寧縣的真正后盾是綏德軍,有事時候若綏德軍扛不住,那么多個虎頭營又能有什么用處?所以身處梁適的角度,這位樞密使大人不做不錯,他干嘛要去做一件看起來毫無意義、還在政治外交上比較擔風險的事呢?
所以這就是現在的各方矛盾,這個涉及區區兩百多人的矛盾,也一致被大家看為了“雞毛蒜皮”。
雞毛蒜皮也無所謂,最近這陣子王雱領悟出了一個道理是,既然在計劃之內的事哪怕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但在證明錯了之前一定要去做,要去執行計劃,不要前怕狼后怕虎,那或許不會犯錯卻會導致做事的勇氣消散,長此以往就變成烏龜性格了。
大宋的強大在歷史歲月中是少見的,這種強大來源于文化經濟技術的全面躍進,不過大宋的政治和性格也是一頭不折不扣的烏龜,烏龜總喜歡把頭縮在殼子里,害怕去面對外面日新月異天翻地覆的世界風貌。這就是大宋骨子里的文化。
這個文化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地方小執政官都在默認,也就形成了大宋的“做事體系和風格”。
王雱真不知道帶了虎頭營去撫寧縣能干什么?但是不影響王雱想做這事,就是要執行這個既定的計劃。于是最近這兩天,陳執中相爺就被王雱給盯住了。
王雱幾乎每天都來陳家,但每天都無法見到陳執中相公,要不就是他不在,要不就是他忙,或者就是他中暑了頭暈什么的。
大雱不管那么多,照樣天天來,陳家的管家也請不走王雱,幾乎都是守到日落后,又懷著失望的心情回去……
現在是真正的難關了,不但投資拉不到,連保命用的虎頭營也帶不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会昌县|
孟津县|
资溪县|
惠州市|
沂源县|
万安县|
康保县|
泊头市|
海林市|
游戏|
吉木乃县|
浪卡子县|
安溪县|
丰台区|
黄梅县|
浦东新区|
本溪市|
白银市|
麦盖提县|
灵寿县|
武定县|
峨边|
苍溪县|
大名县|
汽车|
尤溪县|
西昌市|
天气|
濉溪县|
灌阳县|
彰化市|
盖州市|
灌南县|
顺昌县|
东兰县|
南乐县|
历史|
山东|
若羌县|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