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0章 企業文化-《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3/3)頁

    煤渣當然也不需要太多人力送入大漏斗,仍舊是半自動,總驅動是兩頭牛,所有的運轉都是同步的,從低處到高處有近似傳送帶的東西在緩慢運行,下方只需有兩個工人輪換,不停把煤渣放在低處的傳送帶上,就能源源不斷對大漏斗添加復合料。

    這套設備看著又粗糙又原始,尤其土冒,但真不是戰五。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乃是王雱匯合了百人的工匠團隊,研究了三個晝夜才臨時制造出來運行的東西。

    初期當然問題尤其多,各部件鏈接配合的問題頻發,也根本談不上工業設計,鐵匠短期也無法拿出可用的鍛造軸承以及齒輪,所以很多東西就必須加大,采用王雱印象中的一些高強度硬木來代替。

    木材的承重和壽命有限,且貼合運轉時候的效能損失較大,如此一來運行當然草根,毛病當然多到爆。也不能達到起初設想的產量峰值。

    但這不重要,王雱沒有強迫癥,能用就行,一切問題就都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并慢慢解決的。

    一邊運作一邊改良,晝夜兼程。

    別看現在只是運作短短不到十日,其實這套半自動生產線已經經過數次改良,是一點五版本了。

    問題仍舊很多,但已經勉強能用,比全人力操作效率高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且累積了相當多了運行和維護經驗。

    現在王雱任命了幾個機長,他們就是最初參與操作這套流水線的人,于是現在他們知道這套機器最脆弱、毛病最多的地方在哪。可以用但必須有技巧的有限使用,才不至于出毛病。這就是機長的工作。

    包括在母子處拿大錘敲蜂窩煤的“槌手”,也需要經驗經過培訓。畢竟是草根的東西,母子也并不堅固,運行初期掌握不住力道,要不就把母子都敲壞,讓整機停止下來,要不就力度不夠,蜂窩煤出來后會慢慢散開不能用。

    所以牛逼了,這套首次穩定下來的半流水線,就作為第一代穩定設備擴產了,于是現在整個工地上到處是這樣的流水線,多達三十多組,并且制造設備越來越熟練的匠人們還在加速生產設備,順便收集工人操作后的信息反饋加以改進。

    太牛逼了,包拯和展昭直接看的半張著嘴巴。

    以前進不來,所以老包的設想是:蜂窩煤不難,但必須人工合成,如果工人熟練,且工人勤勞不偷懶的情況下,一個工人一刻鐘可以產出七至十個煤。大概就是這樣的。

    所以現在就驚掉了下巴,人家王雱的一套流水線,兩個錘子手,兩個機長,兩個產煤工,兩頭牛,姑且算十個勞動力吧,但他們不到一個呼吸就一個蜂窩煤出來。

    一刻鐘怎么的也是兩百個煤以上,最保守估計效率也是提高了至少一倍。

    并且這只是現在,機器毛病仍舊很多,流水線工人熟練度不夠,配合、管理方面還有諸多瑕疵的情況下。

    總之可以改進的地方太多,現在恐怕連兩層功力都沒發揮出來,如果往后發展,包拯不敢想下去會是什么了。

    就這樣的,包拯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始終到處觀察,在冷也不想離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大兴区| 凯里市| 内丘县| 色达县| 高阳县| 新邵县| 台南县| 平和县| 田林县| 顺义区| 房产| 福州市| 绵阳市| 县级市| 陕西省| 丰镇市| 武平县| 舞钢市| 星子县| 尤溪县| 新蔡县| 贵州省| 米易县| 温州市| 桃源县| 天气| 宁蒗| 阜康市| 巴东县| 琼结县| 赤壁市| 吉安县| 饶河县| 齐齐哈尔市| 太湖县| 阿勒泰市| 华阴市| 达孜县| 偃师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