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朝見的爭執-《北宋最強大少爺》
第(1/3)頁
今個是大朝見。
皇帝沒來的時候,許多官員在等候期間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紛紛議論著現在的局勢。
舒州暴亂的消息已成為八百加急進京,于昨天呈交了中堂和皇帝。
沒人知道原因,沒人知道進展,更沒人知道結果。
王安石和陳執中現在是風尖浪口,大家看他們的眼光是警惕的模樣。現在這兩家伙走到什么地方,都會有人刻意的回避。
這是因為陳執中的女婿陳建明是現任舒州通判,事發時候陳建明身在舒州,不論暴亂起因是什么,陳建明都是有連帶責任的。
而王安石是前任舒州通判,若舒州真的存在大問題,那代表王安石之前的工作存在失察,這是一。最敏感的在于舒州暴亂前,王安石發樞密令,解除了司馬光的軍事指揮權。
于是,在沒有內情和細節的現在,就尷尬起來了。
樞密使梁適手里緊緊捏著一份昨晚寫好的“發言稿”,打算皇帝臨朝第一時間,以職位優先順序第一個發言,以便撇清責任。
發言稿的內容沒什么驚喜,大抵內容就是前任狄青和龐籍的軍事部署不合理,導致淮西重鎮舒州沒有維穩力量云云。二一個呢,老梁還打算陳訴司馬光身為淮西戰區指揮官、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樞密院的錯誤部署、沒有第一時間對朝廷建議。
三一個呢,老梁還打算對王安石補刀:事發前王安石未知會樞密使就解除了帥臣司馬光的指揮權,這是導致舒州應急機制滯后的原因。
這些都是老梁計算好了的。依照大宋規矩,第一發言優先權是中書門下平章事陳執中,不過此番涉及女婿的問題老陳要避嫌,然后暴亂事件也自來偏重于軍事方面,所以梁適就可以先發言。
這么想著,老梁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完善,就放心了。
現任參知政事(副相)文彥博覺得梁適就是一傻瓜,白老梁一眼尋思笑個啥呢,弄的現在有喜事一樣,天都快塌了你梁樞密還笑得出來。
陳執中則神色古怪的看著一只飛入殿里的蜻蜓,蜻蜓飛哪他就看著哪,一副畫家在找情緒的模樣。
“相公怎么看?”文彥博湊近陳執中問道。
陳執中道:“蟋蟀嗎?說起來呢老朽最近獲得了一只‘紅頭大將軍’,打遍京城無敵手,人家出一千五百貫我都沒賣呢。”
文彥博很想一腳把這家伙給踹死。但陳執中就這德行,他就是和皇帝互動也基本這樣。和他說東,他扯西。讓他簽字蓋章,他倒是連文件都不看還非常積極。沒有一絲文人的骨氣,把皇帝慣壞的就是這類人。
作為和皇帝共天下的文人,不能什么事都對皇帝讓步,必須時時刻刻給予皇帝警示和諫言。這就是文彥博的立場。
大殿里許多人都在等著噴人,等著在此番舒州的事件上發言,可惜已經過了臨朝時辰就是不見皇帝,于是大家也都著急了起來,莫不是皇帝被氣病了吧?
“好你個樞密院,就是你們尸位素餐瞎部署,才出了這些幺蛾子。”
“皇帝一定被你們氣病了。”
“它怎么就是我樞密院的鍋了呢?老夫上任時候淮西的部署已然如此,司馬光既不匯報,那么天下如此多的軍事細務,老夫僅僅批復都忙的焦頭爛額,怎能主動發現淮西的問題。若我樞密院可以主動發現一切問題,那設帥司干嘛用呢?”
“話說,我樞密院早知道了淮西有隱患,然而時值廣南叛亂,部署于舒州的禁軍臨時開赴戰區,這乃是前任狄青和龐太師的部署,然后呢,那些舒州的禁軍被陳署帶去昆侖關送了人頭,人都沒有了,舒州就沒禁軍駐扎了。我樞密院當然知道要調軍補充,然而,這不戰后的安撫重建工作都沒結束嗎,哪有這么快?”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苍南县|
阜新市|
襄樊市|
昌图县|
芦山县|
临澧县|
合川市|
荥阳市|
元朗区|
应城市|
永平县|
西丰县|
利辛县|
工布江达县|
大姚县|
云林县|
江都市|
宜章县|
渭南市|
敦煌市|
任丘市|
静安区|
建阳市|
嫩江县|
禹城市|
吉首市|
宜昌市|
革吉县|
天气|
大石桥市|
屏南县|
南郑县|
马边|
曲麻莱县|
纳雍县|
巫山县|
濮阳市|
廉江市|
蕉岭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