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情果然像舒爾卡意料的那樣,朱可夫很快就說服了斯大林。 事實上用“說服”這個詞并不準確,因為斯大林還保留著他的意見…… 斯大林的構(gòu)思是等冰雪融化后就馬上轉(zhuǎn)入反攻,先奪回哈爾科夫再解放頓巴斯,然后再乘勝追擊擴大戰(zhàn)果。 既然朱可夫堅決反對,那么斯大林就只能把這個計劃放一放。 但他并沒有完全放棄。 按斯大林的說法是:“你們可以按照你們的想法在庫爾斯克展開防御,同時我們也會制定一套進攻計劃,到了明年春天,我們再根據(jù)情報決定以防御為主還是進攻為主!” 簡單的說,就是制訂兩套方案兩手準備,等明年春天再決定是進攻還是防御。 斯大林這么做的確高明,一方面讓朱可夫著手組織防御又不是什么壞事,另一方面又沒有放棄自己的進攻計劃不會在丟了面子。 不過由此朱可夫就全面接管了整個庫爾斯克并成為最高統(tǒng)帥部代表擁有蘇軍主力的調(diào)動和布署權(quán)。 這些事發(fā)生在朱可夫乘飛機前往莫斯科然后又返回的一天時間內(nèi),然后等朱可夫回到沃羅涅日的時候,舒爾卡馬上又被叫到了指揮部。 這對舒爾卡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因為此時的他已經(jīng)配上了一輛嶄新的美式吉普車。 車是薩拉耶夫配的……說是一種表示,感謝舒爾卡對步兵第11師的教導(dǎo)。 但舒爾卡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朱可夫可是最高副統(tǒng)帥,蘇聯(lián)軍方權(quán)力最高的人。 雖然軍方將領(lǐng)的權(quán)力一直都不穩(wěn)……這可以說是“懷璧其罪”吧,軍隊的確是個好東西,它代表拳頭代表力量,但正因為如此斯大林才不放心軍隊將領(lǐng),于是軍隊將領(lǐng)包括元帥在內(nèi)都是審查對像,個個都得夾著尾巴做人,否則動不動就被槍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