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乘龍佳婿》
第(2/3)頁
“你這孩子……”太后似乎是對三皇子這動作有些驚訝,笑了一聲后,人就輕聲說道,“玉泉是怕我想不開,這才讓你在這打地鋪陪我。其實她也不想想,孫子陪我,兒子卻甩手就走,我要想不開早就被氣死了!我要是真想不開,早三十年就想不開隨著先帝去了。”
三皇子頓時心里咯噔一下,可還沒等他開口說什么,就發現床上的太后窸窸窣窣似乎要坐起來。他慌忙跳起身去攙扶,又去幫忙拿一旁的大引枕,可因為人矮小再加上慌亂,他竟是一不小心腳下一絆,結果就這么跌倒,整個人就橫趴在了太后的身上。
嚇了一跳的他趕緊就想爬起來,卻不想太后竟是非但沒有惱,反而還輕輕摩挲著他的腦袋,還笑著說道:“看你這段日子一貫沉穩,沒想到也會有這么冒失的時候。想當年你父皇像你這么小的時候,那可真是如同皮猴,哪里有你這么乖巧。”
“就連廬王,也是和你四弟似的,整天滿腦子亂七八糟的鬼主意,那簡直是惹是生非的祖宗。再加上仗著有你父皇做靠山,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闖了多少禍。”
三皇子沒想到太后竟然拿廬王和四皇子相提并論,一時下意識地就想要跳起來。總算他自制力強,最終老老實實趴在那兒不敢亂動,但還是忍不住反駁道:“廬王從前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但四弟不一樣,他雖然有時候沖動了一些,但他有分寸的。”
“他是比廬王有分寸,但那是因為你這個哥哥比你父皇當哥哥的時候有分寸。”
太后說出這話時,感覺到那個小小的人兒頓時整個人一僵,她便松手把人拉了起來。見三皇子不安地跪坐在床前地平上,臉上卻漲得通紅,她就淡淡地說:“你也不用太擔心,你不是你父皇,你四弟更不是廬王。”
“你性子沒有你父皇那么飛揚跳脫,任性恣意,而你四弟也不像廬王那樣肆無忌憚,自以為是。你父皇當初讓你們去半山堂,認張壽做老師,我還不太同意,但現在看來,這個老師確實比我想象中好千百倍。但是……”
太后突然詞鋒一轉,一字一句地說:“你不要覺得張壽什么都好,于是就什么都聽他的。就算你父皇對葛太師的敬重,也并非事事言聽計從。畢竟,你今后要面對的很多事情,那都涉及到天下蒼生,不能偏聽偏信。”
三皇子很想說自己并沒有事事求助于張壽,而張壽也絕非事事都對自己指手畫腳,但他想到今天太后正經歷了一次最大的打擊,因此猶豫片刻,他便干脆只是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而孫子這樣的反應,太后禁不住想到了從小到大就事事都要和自己硬頂的兒子。對比起來,父子兩人簡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因此,她也很容易明白,為什么皇帝明明對三皇子和四皇子一向都頗為喜愛,卻并沒有早早就在心里定下東宮人選。因為三皇子實在是和皇帝太不像了,反倒是四皇子有點皇帝那任性恣意的勢頭。只不過,皇帝想來自己也覺得,任性恣意并不適合一個天子。
因此,太后不由得輕輕嘆了一口氣,隨即沖著這個實在是太懂事的孫兒含笑說道:“我說這話,并不是讓你懷疑又或者疏遠張壽,他這個人非常明白自己的優點,也非常明白自己的缺點,所以主動抓大放小,把心思更多放在了學校和學生身上。”
“你也是他的學生,所以他一定會盡心竭力。可是,他畢竟太年輕了,在算學上有絕頂天賦,并不代表他在治國理政上也有絕頂天賦。所以,其他的老師也許說的話是陳詞濫調,你不愛聽,你也要多聽一聽。”
“古往今來,明君賢主為什么那么少?因為天子是這個天下最容易迷失的人,他的權力太大,如果執意要不顧群臣反對做什么,雖然困難,但只要強硬,卻也大多能做到。所以,大多數所謂的明君賢主,晚年不是倦政,就是昏頭。能夠自始而終賢明的,幾乎一個都沒有。”
“當初也有人勸過我不要放權,說你父皇性子輕佻任性,又說我如何英明神武,我也曾經差點被沖昏頭,可我后來想清楚了,垂簾聽政那些年我不過是勉力支撐,娘家的親戚也沒什么成器的,就一個趙國公鼎力支持,他又沒有太大野心,我又何苦霸占這一攤子不放?”
“如果我真是則天皇后那等雄才偉略,也就順勢一輩子攬權算了,可我又不是……對我來說,先帝不在了,你父皇就是我最大的牽掛,為了區區大權鬧得母子失和,何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博白县|
恭城|
中江县|
阳朔县|
三河市|
察雅县|
南华县|
上虞市|
宝兴县|
新竹县|
上蔡县|
玛曲县|
明星|
南丹县|
肥西县|
轮台县|
织金县|
慈溪市|
海晏县|
新余市|
独山县|
南开区|
和林格尔县|
行唐县|
宣汉县|
历史|
无为县|
修文县|
巴林左旗|
崇阳县|
东兴市|
莫力|
扶绥县|
东安县|
思茅市|
濉溪县|
芜湖市|
怀柔区|
山阳县|
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