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乘龍佳婿》
第(2/3)頁
“張博士您和朱將軍此次來到滄州,除貪官,懲惡霸,治污吏,撫良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朝中還有人說三道四,那不是奸臣是什么?”
華掌柜才不管他這話算是把當朝第一大佬給掃進去了,反正耽誤蘇州商人復興大計的,那就是奸臣!江閣老從前也一直都幫著那群福建商人,沒少給他們蘇州出身的官員使絆子!
見張壽眉頭大皺,他就深深吸了一口氣道:“張博士您放心,咱們絕對不會給您添亂!家主雖說令人快馬加鞭給我送來了信,道是全力支持,而蘇州本家的回復沒這么快,但我們華家素來做事雷厲風行,家主的心思和幾位執事是一樣的,斷然不會有人拖后腿!”
“而京城那邊,我親自走一趟。說實話,這滄州的華氏綢緞莊并不歸我管,滄州這家店,也就是鋪貨到河間府,往日里隨便一個掌柜也就夠了。我是順道路過滄州,聽聞朱將軍和張博士大名,于是特意停留幾天,想要瞻仰二位風采。本來,我要去京城蘇州商會就任會首。”
那天小花生慌慌張張來報知華掌柜把畢師爺給扭送去縣衙,張壽就覺得,這位綢緞莊的大掌柜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如今聽說人只是路過滄州,要前往京城蘇州商會就任,他反而覺得這道理說得通了,當下呵呵一笑。
“華掌柜如此膽色魄力,原來是京城蘇州商會新任會首,失敬失敬。我之前就在想,以你這般人才,又怎會局限于滄州一地?”
“不敢當張博士這般贊譽,如我這等中人之姿,在蘇州一抓一大把,哪敢說什么人才?”口中謙遜,但花花轎子眾人抬,被張壽這般稱贊,華掌柜自然還是免不了有些得意。
他仿佛得意忘形一般,殺氣騰騰地說:“誰若是和皇上過不去,和張博士朱將軍過不去,那就是咱們蘇州人的死敵!”
“京城里那些述而不作的家伙,該是下臺滾蛋的時候了!”
張壽頓時一愣——述而不作?這話用在這里好象不對吧?論語里的述而不作是這個意思嗎?等等,眼前這位不會是把這古語當成光說不做的代名詞了吧?
而華掌柜仿佛絲毫沒發現自己的口誤,鄭重其事地對著張壽一拱手道:“張博士為了滄州的長治久安殫精竭慮,我這一介商賈,也只能跑腿做點雜事。我剛剛喬裝易服而來,也是怕消息傳出去給您添亂,所以才會假充滄州子民,送幾顆臨沂的蜜桃給您,不當敬意。”
見張壽含笑擺手示意他不用再解釋,他就很不好意思地再次欠了欠身道:“總而言之,我先行京城一步,還請張博士放寬心,盡管在滄州等我的好消息。人道是無奸不商,無商不奸,又說什么無利不起早,但既然利益一致,我們自然不會和那些老夫子似的述而不作。”
直到華掌柜告辭,張壽再次琢磨著那述而不作四個字,仍然有些哭笑不得。可等到他若有所思喝了一口茶之后,品味先頭華掌柜提出的蘇州商人那些援建滄州的條件,以及最初在畢師爺那件事上的堅決,他就忍不住若有所思地摩挲著下巴。
他雖說不參加科舉,可也知道南直隸那種地方,是科舉的重地,蘇州那又是重地中的重地,華家哪怕是作為首富的商賈,可也不至于家中重要子弟卻不讀書吧?你就算不把四書五經都給讀全了,論語總該讀過吧?論語就算不能全背,述而不作的意思總該明白吧?
這個華掌柜至于淺薄到用錯這種成語?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張壽喃喃自語地念著論語里頭的原句,突然笑了起來。
述而不作的原意是,只敘述闡明古人的學說,而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可縱觀詩、書、禮、易、樂、春秋,是孔子修訂,而并非其著作,論語也只是弟子整理,看似孔子確實是在闡述先賢的學說,沒自己的著作,談不上夾私貨,可只要會思考的人都知道壓根不是那么一回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砀山县|
黄龙县|
芮城县|
漯河市|
肇源县|
白朗县|
通许县|
都江堰市|
泗阳县|
海口市|
响水县|
贵州省|
清原|
咸宁市|
达孜县|
宁明县|
荃湾区|
合肥市|
大新县|
丰顺县|
梁平县|
云阳县|
北海市|
江永县|
遂溪县|
丰都县|
白山市|
陈巴尔虎旗|
新安县|
沂源县|
青海省|
衡南县|
土默特左旗|
清水县|
来宾市|
会昌县|
平遥县|
宁明县|
霍林郭勒市|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