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皇子頓時一怔,緊跟著,他就聽到背后的三皇子低聲說道:“四弟,老師說得沒錯……” “可這是父皇親口告訴我的呀。”四皇子沒想到張壽不但沒有興高采烈,還訓誡了自己一番,忍不住有些委屈,“父皇還讓我一定要先告訴老師的。” 張壽沒想到皇帝居然還會這么亂來,只能苦笑著蹲下身子,雙眼平視四皇子的眼睛:“剛剛那不是教訓,是提醒,你可以記在心里,回宮后再問問皇上,我說得有沒有錯。至于升官嘛,其實我比你多大不了幾歲,升官的話以后也有機會,不著急,但無論如何,都要謝謝你。” 四皇子對于這句謝謝,總算是非常滿意。他欣喜地朝張壽點了點頭,待要再說什么,突然只聽見背后傳來了一陣大呼小叫。緊跟著,就只見才剛離開的一個監生一陣風似的跑了回來:“老師,大司成叫你趕緊去一趟博士廳!” 有四皇子之言在先,張壽自然有所心理準備。果然,當他來到博士廳,面對的就是一大群同僚那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以及周祭酒和羅司業那意味深長的表情。可即便有預備,當張壽聽到自己即將兼任的官職時,他還是有點意外。 以七品國子博士,兼任六品的翰林侍講和詹事府左贊善?雖說是侍講,而不是侍講學士,這個是質的分別,可誰都知道,翰林院和詹事府是比國子監更加清貴的地方! 來送任命的并不是什么宦官,而是一個通政使司的一個小吏——別說如今這年頭,宦官的人數本來就少,就拿歷史上的明清來說,要出動宦官來傳旨,那也得升官者本身官階足夠高才行,否則宮里的宦官們就不用做別的事情,成天在外頭跑的會是一支龐大的隊伍! 而這位小吏之前已經被周祭酒和羅司業在內的眾多學官從頭到尾問了一個夠,此時見張壽雖說意外,可接過任命文書之后,卻氣定神閑,不曾盤根究底,不禁在心里暗贊了一聲。 看看人家張博士,不但長得好,為人也沉得住氣,哪像你們這些讀圣賢書卻心思狹隘的家伙,拐彎抹角就只差問張博士這升官來得是否有貓膩了! 所以,見張壽誠懇地謝過他特地來奔走一趟,他在臨走之前,還特意多說了兩句:“據說張博士這升官乃是內閣吳閣老親自擬旨,六科廊還爭論過,但最終任命還是順利發到了通政使司。畢竟,你前次擒獲叛賊,這次又擒獲叛賊,判斷太祖題匾玄虛,又解出了叛賊密信。” “就憑這些功勞,張博士這升官那也是應該的。” 說完這話,往日謹小慎微的小吏拱了拱手,揮揮袖不帶走一絲云彩地走了。而張壽原本也無意留在博士廳中刺激自己那些同僚,可鑒于他對翰林院和詹事府都不那么了解,因此少不得又請教了周祭酒兩句。得知詹事府如今是個空衙門,翰林院也不用點卯,他就放心走了。 他這一走,管著率性堂的國子博士楊一鳴終于忍不住抱怨道:“翰林院和詹事府何等清貴之地,他年紀輕輕談不上才德,居然這么輕易就躋身其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