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并非什么難題,烏延對自己的二十萬兵馬相當自信。因為說句實在話,這些兵馬也都是大夏將領訓練出來的,其中不少人都是大夏安排的。 但烏延沒有意見啊,因為對他來說,這支軍隊就是歸屬于他的力量。能夠穩定權勢,且安穩各處,只要此刻出出力就行了。 于是烏延連忙應道:“天可汗盡管放心,烏延必然不辱使命。令那些西域狗賊知曉我突厥之民的厲害,亦助天可汗成就大業。” 這些年來,烏延顯然是圓潤了許多,這一直不停的在給羅成怕馬屁。或許對他而言,只是習慣從心之語,可羅成多少有些無奈。 將注意力聚集在李唐身上,羅成笑著說道:“烏延你不必著急,派你帶兵北去,莫要同其主力交戰,當侵擄而退,循序漸進。” 這就讓烏延有些不理解了,他的漢語已經學得很好了。可是為何明明優勢這么明顯的局面,羅成卻不讓他同敵軍主力交手呢? 畢竟烏延不曾來過中原游歷,他雖知曉大夏人杰眾多,卻不曾見過李元霸神威。對他來說,或許最直觀的就是羅成,實在是太優秀了。 若是沒有羅成去應對李元霸,恐怕他能夠將百萬大軍都殺穿。縱然是強悍如驍龍軍,也不可能攔得住李元霸,最多也就是拖延時間而已。 所以羅成才會這么安排,烏延去搞事情可以,但千萬不要跑得去送人頭。這不是什么好事,羅成也不愿意看見。 稍作解釋,烏延點了點頭應和下來,只是他對李元霸依舊沒有清晰的認識。從其他人的描述中辨別,還是太過困難。 有些東西,只有真正經歷了才會知曉他的強悍。羅成也是慢慢成長起來的,烏延常年坐鎮突厥王庭,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安排妥當之后,烏延便率軍離開了。 對于烏延來說,這同樣是難得的表現機會。 如果是小問題,大夏早就解決了,如果是更大的問題,烏延也未必插得上手。此刻策應大夏軍隊進逼西域之地,便是一件很合適的事情。 …… 烏延率領二十萬大軍前來,這樣的消息自然瞞不過李世民。 原本面對羅成的二十萬兵馬,李世民就亞歷山大,此刻突厥竟然也出兵前來,當真是讓李世民覺得有點懵了。 他向來都是個淡然處之的人,可是此刻他卻不由得面露異色。若是再加上這支突厥兵馬,他應該如何應對呢? 先前的安排布置是否有效就不說了,關鍵在于敵軍數量的增長,以及己方壓力的變化。這樣子真的很難搞啊,李世民表示很頭疼。 原本李淵對李世民十分信任,將軍務交由他來應對處理。李世民自己也是頗為自信,最起碼有著一戰之力的自信,想要依照計劃搞事。 然而羅成的手段還是更為高明,竟然直接讓突厥橫插一腳。這種時候倒也怪不得羅成,因為這原本就是雙方博弈,看誰更勝一籌。 也就是李世民覺得不大理解,突厥同燕云有關系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可先前在中原征戰時,羅成并未借助突厥的力量,而是倚仗燕云兵鋒。 其實李世民不清楚羅成的價值觀,倒不是說突厥人完全不能用。他只是有著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絕對不能讓外族大舉進入大夏本土。 突厥地域廣泛,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實力也在突飛猛進。羅成當然會利用他們的力量,此前只是條件不符合罷了,此番攻打西域正是一個極好的試驗機會。 幸好李世民的心態還算不錯,在沉吟之后,很快就冷靜下來了。現在擔心是沒有用的,他必須要想方法應對接下來的情況才行。 先前李世民想要化整為零來應戰羅成,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計劃。因為這樣能夠很大程度的限制敵軍行動,對敵軍造成莫大壓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