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滅唐之戰-《復國》
第(1/3)頁
大武以來,武人當道,文人早已斯文掃地,這才有朝中大臣全部被閹割的鬧劇,劉長在大梁伏誅,讓天下斯文人長出了一口惡氣,消息傳至天下,大梁城內地漢白玉碑便成為了讀書人的圣地,很多年以后,天下讀書人一生之中,不論再遠,一定會到這個漢白玉碑前來朝圣,用手摸摸玉碑的基座,祈禱科舉成功。
南漢滅亡之后,大侯據有長江上中游及下游江北地區和珠江下游地區,從戰略上形成了對南唐的三面包圍。
南唐主李璟茍安求存,自知不是大侯軍對手,主動削去南唐國號,表示臣服,將都城從金陵遷到了南昌。一場冷雨,李璟帶著無限的憂傷,又帶著一絲解脫之情,
此時,大侯軍已經征戰兩年多,軍士疲倦,耗費極巨。而南唐實力明顯要強于西蜀、南漢和荊湖,侯云策雖然急于滅唐,也只得暫時罷兵,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尋找合適的機會,一舉滅掉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南唐。
轉眼間,漢興三年春節已致,稱帝以后,先后滅掉了荊湖、西蜀和南唐,大侯實際控制區和人口都有極大的增加,兼之對占領區實行了免租減稅地政策,殺掉了少數頑固分子,團結了廣大社會階層,使得新占區的社會秩序以及生產迅速恢復,極大地增加了大侯軍地實力。
對于這些成就,作為帝國的總掌門侯云策,自然也會很是欣喜,春節到時,他也就輕閑地投入到大梁城的歡樂中去,宮中一如民間,喝臘八粥、祭灶神、做新衣、掃房舍、置年貨、備佳肴、貼春聯等等活動,他都一一親歷。
說起春聯,還得歸功于孟昶,他寫了一幅最早的春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從此,春聯才漸漸成為習俗。
侯云策也不管春聯是誰最先寫,喜滋滋地讓在翰林院寫了祝福的春聯,貼在后宮。
后宮冷清,宮女自然也不需要這么多,黑雕軍中有功的軍官不少都異常年輕,由于四處征戰,不少人并無家室,侯云策便放了一批宮女出宮,讓她們與這些軍官成親,這皆大歡喜的好事,也給大梁城增添了不少喜氣。
相較于大梁,契丹上京一片刀光劍影,皇族之間的爭斗仍然延續。
漢興五年七月初七,陽光明媚,萬物生長繁盛,欣欣向榮。
大太監楊公公這兩年突然間就老了,不僅眼花,腿腳也不利索,侯云策特意命他在宮里好好養老,身前侍候之事也就免了,可是今天,聽聞柳賢妃就要生產,他也顧不得享福,來到了賢妃宮中,進宮之時,就見到趙英臉色蒼白地站在院外,其余的嬪妃緊張地望著屋里。
太醫韓淇和他的數名大弟子,還有京城有名的陶七郎也站在院外,他們伸長的脖子,尖著耳朵,聽著屋內的動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