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古北口軍寨-《復國》
第(1/3)頁
幽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池,最早的名稱為薊,是戰國時代燕國的都城,自秦漢至隋唐,均是重要的郡守或幽州的治所,十六國時期的前燕曾于此建都數年,大武內亂時,史思明也曾于此建都。
石敬塘將幽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以后,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將幽州改名為南京,又稱為燕京,只是在非正式場合,人們多半仍按照舊俗,把南京叫做幽州。
幽州位于華北平原的北緣,很早就是農業民族和游牧民族互通有無的中心,是進入中原的一條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契丹人在幽州長期駐有重兵,一般都派重要的皇室成員擔任幽州守將,目前的守將是駙馬蕭思溫。
蕭思溫向來不修邊幅,此時大戰來臨,在公主的不斷督促之下,他還是穿戴整齊地出現在眾將面前。
來到議事大廳中,蕭思溫抬頭看著披掛整齊的眾將,一時之間,竟然有些迷惘,他來到幽州已有兩年多時間,這兩年來,蕭思溫從來沒有認真帶過兵,這些將領都是自己的酒肉朋友,向來在一起縱情玩樂,此時大家都人模狗樣、一本正經地坐在大廳里,讓蕭思溫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
蕭思溫的副將是耶律洪山,也是耶律家族的成員。他一直駐守幽州,彪肥體壯,臉滿是濃密的胡須。他最喜中原歌舞,在家中養了一個大戲班,全是從中原甚至是從廣州買來的色藝雙絕的女子,耶律洪山和蕭思溫一樣,每日嬉戲于其中,自得其樂。
兩年來,蕭思溫甚少看過耶律洪山出現在軍中,進大廳看到一身鎧甲耶律洪山,居然沒有認出這位時常和自己在一起吃喝玩樂的副手。
耶律洪山滿臉嚴肅地坐在蕭思溫的左側,見蕭思溫久不說話,也不知道他再想什么,終于忍不住道:“蕭帥,大林軍在拒馬河的固安渡口正在造浮橋,已有近萬人馬涉水渡過了拒馬河,是戰是守,蕭帥要趕快定奪?!?
蕭思溫看著一本正經的耶律洪山,楞了一下,暗道:“這個耶律洪山,平??偸擎移ばδ?,今日怎么板著臉,裝起正神?!?
蕭思溫假意咳嗽了兩聲,然后慢條斯理地道:“大家不必急著出戰,幽州城不足四萬人馬。距探馬所報,拒馬河南岸至少有十萬大林軍,敵強我弱,我們輕率出戰,若主力有什么閃失。幽州城必然不保,如今最好策略就是固守待援,反正城內糧食充足,守上半年時間不成問題。只要上京鐵騎趕到幽州,大林軍必敗無疑,眾將意下如何?”
蕭思溫見到眾將都在凝神聽自己講話,暗自嘆息:“這兩年天天嬉戲,這四萬人馬根本沒有認真操練,然而大林軍一直在南征北戰,若真要在幽州城下決戰,必然不是大林軍對手。眾將也是明白人,也不用說得太明白?!?
蕭思溫的固守之策,得到了不少將領的認同,紛紛隨聲附和。
耶律洪山站起身來,大聲道:“契丹騎兵縱橫無敵,中原軍隊無不望風而逃,今日大林軍打到了家門口,我們卻不敢迎敵。躲在城內做縮頭烏龜。真是讓祖先們蒙羞?!?
蕭思溫沒有想到耶律洪山會說出這樣的話,心中有怒意,強忍沒有發作,道:“兩軍交戰,比的是實力,若意氣用事,離死不遠矣?”
耶律洪山臉上沒有表情,道:“大林軍數千騎兵,已經渡過了拒馬河,他們過河以后,并不與我軍游騎接戰,一路人馬朝北,一路朝東,若末將所料不錯,這兩路騎兵定然是沖著古北口和德勝關而去。”
蕭思溫心中一驚,自從來到幽州以后,他常常出去狩獵,對于幽州城外的地形極為熟悉,古北口和德勝關兩個關口,他都曾經多次到過,聽聞此言,猶如當頭棒喝,頓時醒悟過來,冷汗密密麻麻地涌了出來。
耶律洪山聲音極為高亢,道:“大林軍騎兵渡河以后,又有兩支步兵緊隨其后,哼,大林軍打得好算盤,他們定然是以騎兵突襲險關,再以步軍來固守,若是這兩個關口被大林軍奪占,北下援軍就極有可能被堵在燕山以北,屆時,幽州的四萬守軍,就成了大林軍的一鍋肥肉。末將以為,我軍派出一支萬人隊,加上駐守在清水河四千人馬,一起去殲滅首先渡河地大林軍騎步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