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伏擊-《復國》
第(3/3)頁
蕭子玨戰死,受到兩面包圍的契丹軍開始遺散,此時,契丹軍有組織的抵抗已經結束,斗志高昂地大林軍四處追殺逃軍。
此役,五百契丹軍受到了一千禁軍伏擊,倉惶之下,幾乎被全殲,但是,契丹騎兵拼死反擊,也讓禁軍產生了兩百多人的傷亡,戰斗結束之時,何五郎也恢復了常態,他騎在蕭子玨的戰馬之上,默默地巡視著戰場。
五百契丹騎兵被殲滅之后,從易州城到拒馬河地廣闊區域,都被禁軍控制在手中,何五郎也經過此役,在軍中樹立了絕對的威信,連蘇文森這等老行伍也自愧不如,從此甘心聽從何五郎調遣。何五郎的任務是切斷易縣駐軍與拒馬河北岸的聯系,此時易州軍不敢出戰,何五郎也就樂得輕閑,在拒馬河以北安營扎寨。
有數名契丹騎手逃回了易州城,李侍力命人用吊籃把這些騎手吊上了城墻。
“我們追了十余里,就遇到了敵人伏軍,蕭將軍力戰身亡,其余軍士盡陷敵陣?!睅讉€契丹兵伏在地上,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傲慢。
李延壽坐在衙門主座上,一幅高深莫測的樣子,自從哪一小股大林軍出現在城墻之下,他就料定了會是這種結局。等到契丹兵敘述完事情經過,李延壽臉上浮起一絲笑容,他慢條斯理地道:“按契丹軍法,主將陣亡,其部屬當斬。”
幾個契丹兵沒有想到李延壽臉上笑容可掬,嘴里所說之話卻如此冷冰冰,身體頓時僵在當地。
李延壽冷冷地道:“押下去,斬首?!睅讉€契丹兵好不容易從戰場中逃得性命,不料卻要被自己人斬首,他們不甘心束手就縛,跳起來就往外跑,卻被一擁而上的漢軍死死按住。
不一會,血淋淋的人頭就被提了上來。
就在何五郎在易州伏擊契丹騎兵之時,鐵騎軍也兵臨益津關,此戰更無懸念,契丹益津關守將終延輝懾于大林軍威,不戰而降,四月十六日開戰以來,不過數天,大林禁軍已經占領了寧州和益津關,林榮對這樣地戰績深感滿意,卻也并不感到意外,一切都在計劃當中。
大軍陸續到達益津關之后,北伐大軍未作休整,就直撲瓦橋關,此瓦橋關和易縣以北的瓦橋渡口是兩個地方,只是不知為何,兩地都以瓦橋為名。
林榮不僅有御架親征的癮,而且直接指揮戰斗的愛好,按照侯云策的建議,林榮坐鎮益津關指揮全局是最為穩妥的方案,但是林榮否決了侯云策的建議,命令楊光義繼續從陸路進攻瓦橋關,而他親率汴河水軍向西進發,侯云策苦勸不止,只得跟隨林榮行動。
從益津關到瓦橋關,不到九十里的路程,水路漸漸變窄,汴河水師地玄蛟船已難過通過,出益津關二十里之后,林榮便興致勃勃地率領著五千水師官兵棄船上岸。這五千水師官兵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地水師,在侯云策的特訓之下,水師官兵可以說是一支“兩棲部隊”,加上汴河水師運輸能力極強,五千水師官兵竟有五百戰馬,組成一支小型騎兵隊。
上得岸來,正是春光無限美好之時,兩岸莽莽荒原,鶯啼燕舞,綠柳垂碧,景色十分怡人。水師官兵沿河岸行軍,要不斷繞過小河及沼澤,行軍速度并不快,黃昏時分,還沒有抵達瓦橋關,只好夜宿小村落之中。
五千軍隊圍成一個圓陣,把林榮和范質、侯云策等人團團圍在中間,林榮身邊地供奉官們均是全幅武裝,守衛在林榮帳外,以防不測。
半夜時分,圓陣之外,馬蹄聲不斷,不斷有瓦橋關契丹游騎在陣外窺視,他們見大林軍防備森嚴,更沒有想到大林皇帝就在營中,所以,在夜里放了一些冷箭之后,契丹游騎也就各自散去。
(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浙江省|
蒙城县|
历史|
精河县|
吉木萨尔县|
高青县|
射阳县|
孟州市|
玉环县|
东兰县|
恩平市|
江津市|
荃湾区|
巴南区|
涪陵区|
云梦县|
白水县|
北安市|
英超|
高清|
佛冈县|
阿图什市|
策勒县|
青冈县|
朝阳县|
财经|
仙居县|
三穗县|
新泰市|
莆田市|
乌拉特后旗|
通城县|
锦屏县|
个旧市|
金塔县|
商城县|
正镶白旗|
永登县|
宜城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