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伏擊-《復國》
第(1/3)頁
暖洋洋的太陽把飄揚的旗幟照得透亮,主將李延壽威嚴地看著城下的大林軍,他對副將李侍力道:“這些大林軍鎧甲整齊,和普通邊兵大不一樣,你認為是什么來頭?”李延壽常年駐守在邊境線上,和滄州軍、德州軍等大林邊防軍隊交戰多年,十分熟悉大林邊軍的情況,他站在城墻上,看了一會,就已經發現了這支小隊騎兵的不同之處。
李侍力也是經驗豐富的戰將,看著在城外耀武揚威的大林軍,道:“莫非這支軍隊是大林禁軍?對,大林邊軍雖然勇猛,可是絕對沒有這樣整齊鮮明的鎧甲,這支軍隊十有八九就是大林禁軍。”
李延壽和李侍力互望一眼,從對方眼中,已經讀到了答案。
李侍力突然覺得背心有些發涼,道:“若真是大林禁軍,看來大林、契丹必有一場大戰,現有大林禁軍派一支小部隊到易州城下,其中必然有詐,要盡快收兵回城,把情況探明了再出兵不遲。”
李延壽死死盯著城下的大林軍和蕭子玨的契丹騎兵,半天沒有說話,答非所問地道:“大林軍打敗了南唐,是一支勁旅,大林軍禁軍和契丹宮衛兵相比,誰更歷害?”
城墻之下,蘇文森等將士緊緊盯著吊橋,手中的弓箭早已準備妥當,當吊橋放下,契丹騎兵沿著吊橋往城外沖鋒之時,蘇文森下令道:“放箭。”蘇文森曾是黑雕軍最早的五校尉之一,他受侯云策的影響極深,對集中用箭頗有心得,他手下仍有近一百黑雕軍老兵,也將黑雕軍的這項傳統應用得純熟異常。
第一批契丹騎手正要沖出吊橋的時候,如雨的箭支就撲天蓋地而來,一時之間。吊橋上人仰馬翻,趁著契丹騎手短暫混亂之機,蘇文森帶著二百騎兵隊揚長而去。
蕭子玨來到易州之前,曾是宮衛兵將領。
宮衛兵是契丹人的一種特殊的軍事組織,創始于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年代,專門用來護可汗地大帳,相當于大林朝的禁軍,是契丹軍中的精銳之師。
蕭子玨向來眼高于頂,并不把一般的契丹軍隊放在眼里,大林軍在他眼里更被視為無物,此時還未和大林軍交鋒就吃了一個小虧,氣得“哇、哇”直叫。
等到全部騎兵都沖出了吊橋,大林軍已經跑得只剩下一個背影了。
李延壽在城墻上,清清楚楚看到了契丹騎兵和大林軍交手的情況,這些大林軍箭法出眾,騎術頗精,絕非泛泛之軍,定是大林禁軍無疑。
李侍力急急忙忙道:“將軍,大林軍定然有埋伏,趕快下令收兵。”
李延壽臉上露出古怪的神情,卻遲遲沒有決斷。城墻下。蕭子玨所部騎兵已經發動起來,聲勢逼人地追趕著大林軍。等到蕭子玨所部走遠,李延壽似乎松了一口氣,下令道:“關閉城門。莫要被大林軍偷襲了。”
李侍力看著遠去的軍隊,有些著急地道:“是否派兵接應蕭子玨?”
李延壽臉上莫名其妙地露出一股笑容,道:“李太白有詩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今日天氣如此之好,就由李郎在城墻上看緊點,老夫要回去快活了。”
李侍力素知李延壽老奸巨滑。此時高深莫測的樣子,定然有所謀劃,只是李延壽不說,他雖有滿肚疑問卻并不敢問。
李延壽走到梯口,忽然停了下來,轉身道:“從今天起封城,沒有我的命令,不準放一人進城,包括蕭子玨。”
吊橋“嘎、嘎”升了起來,城墻上的漢軍也各自回營,李侍力在城墻上增加了一百名觀察兵之后,就命人切了一盤豬頭肉,坐在角樓里津當有味地吃了起來。
蕭子玨正在全力捕捉大林軍騎兵小部隊,他率領的是部族兵,論訓練水平遠遠不能與宮衛兵和御帳親軍相提并論,他們雖然也號稱契丹精騎,但是騎射水平并不比漢軍強過多少。此時,蕭子玨始終只能看見漢軍的背影,卻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他一邊大聲咒罵漢軍怯懦,不敢堂堂正正決戰,一邊催促手下騎兵加快追擊步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