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辣手-《復國》
第(1/3)頁
軍士找來附近趙姓村民,都能證實這是被天靜寺和尚和一些黑衣人挖的墳。
春蘭和秋菊是侯云策來到中原以后最早遇到的女子之一,雖然其身份與三皇子相差甚遠,可是還是有著小妾身份。如今春蘭病逝,埋骨于趙家遠房支系的荒地。誰知居然被天靜寺的和尚挖了墳。
這是絕對不能忍受之事。
侯云策如今位高權重,手握數萬精銳黑雕軍,喜怒不形于色,對杜剛道:“你給春娘子找安身之處。”他又對封沙道:“讓孟殊到府。”此刻,他已經下定決心要親手殺了因,只不過如今形勢敏感,絕不能在明面上大開殺戒。
當天中午,侯云策叫來孟殊,讓其提供了天靜寺地各種細節。
下午,杜剛、陳猛、林中虎和羅青松四人,身著便裝來到天靜寺,仔細觀察圍墻、大殿,后院有幾名僧人守著,不準香客入內。
夜晚戌時,一名黑衣人機為靈巧地翻上天靜寺圍墻,順著圍墻走了一段,很快隱入到黑夜中。
第二天深夜,三更時分,正是夜深人靜之時,大梁城內陷入沉睡之中,除了零星狗叫,就剩下打鼾聲、夢話聲和呻吟聲,街道上地巡邏隊經過之后,留下了雜亂的腳步聲。巡邏隊走過之后,一輛馬車從黑暗中馳出來,慢慢地朝天靜寺奔去,馬車距離天靜寺還有數百步的時候停了下來,十幾名黑衣蒙面人出了馬車,貼著墻根快速地向天靜寺方向撲去。
這些人正是侯云策和其親衛。孟殊原本想讓親衛出手就足矣,誰知云帥要親自動手,苦勸不住,便隨行其中。杜剛手中握有侍衛親軍的通行腰牌,若偶爾遇上巡邏隊,也足以應付過去。
一行人到了天靜寺左側圍墻,停了下來。羅青松取過一段繩索,往墻頭一拋,繩索前端有一個設計巧妙的飛抓,緊緊扣入圍墻中。羅青松動作十分靈活,速度上了墻,在圍墻上伏低身體,向里觀察了一會,見院內沒有任何動靜,就輕輕搖動了一下繩索。
住持了因地禪房孤零零地位于東角,其余僧眾地住房全部集中在后院西角,從東院到西院相距有一百多米,且有一個拐角。昨夜,黑雕軍軍情營的鉆地鼠張草已把后院情況摸得一清二楚,親衛隊們定下了突襲了因之細節。
十幾人來到后殿,迅速進行了分工:林中虎帶人手持小型手弩守衛在黑暗處,侯云策帶人守在大門旁,羅青松帶人守在窗口處。
杜剛依計從背后包袱內取過一件僧衣,戴上一頂冬季僧人常見的灰色僧帽,右手暗持一棍沉重的硬木短棍,大搖大擺地走到了因門口處,敲了門,壓低聲音含混地道:“住持,我是了果,有急事,快開門。”
只聽見里面罵了一句,隨后響起了起床聲和腳步聲。
門栓響起,大門出現一條縫時,杜剛猛地用肩膀撞擊大門。起床開門的了因猝不及防,連退數步,杜剛動作如風,當頭一棒打在了因頭頂。了因身體強健,但是這一棍又狠又重,他只覺眼前金花四散,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又是一棍敲來,了因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侯云策諸人進了屋,關好房門。侯云策點燃油燈,杜剛利索地把了因下頜骨下掉,讓其不能說話,羅青松則割開被單,綁住了因地手、腳。
借著暗淡的燈光。額頭上滿是鮮血的了因已經睜開了眼睛,他雖然落入了賊手,卻凜然不懼地用眼睛瞪著來人。侯云策走上前,對著了因狠狠踢了一腳,這一腳沒有留情。了因痛得卷成一只蝦米,嘴里發出“嗬、嗬”之聲。
侯云策狠踢一腳后,沒有繼續動手,借著燈光打量小屋。小屋陳設極為簡單,一床一桌一椅一盞油燈,左側掛著一個豎著地大條幅,在空空地小屋內頗為顯眼,上面寫著“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雖然燈光暗淡,仍然可以看出這幾個字的飄逸靈動。
侯云策覺得這個句子十分熟悉。一時又想不起出自何處,用腳踢了踢了因的頭,道:“你這個禿驢,分明是個賊人,還裝作有道高僧。”
侯云策扭頭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了因,又踢了他一腳。暗自有些疑惑。心道:不是說你這個禿驢佛法高深,怎么沒有多少佛家弟子的味道,更象一個失意書生。
想到這,侯云策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大戶人家的書房或臥室多有暗室,這個禿驢所住之處說不定也有暗室。杜剛等人對尋找暗室頗有經驗,抬手就把條幅撕了下來,條幅后面是平整地屋壁,沒有什么機關,用手敲了敲,也沒有空響聲。
侯云策用眼睛余光看著了因,對陳猛、羅青松道:“你們兩人仔細搜索房間,四處敲打,看是否有空響之聲。”被綁住手腳地了因猶自用眼睛瞪著侯云策,不過,眼中閃出一絲慌亂,油燈昏暗,侯云策雖說注意盯著了因,卻也沒有發現其眼神的異常。
兩人奉命一寸一寸地敲打著小屋的角落,杜剛突然道:“這塊磚是空的。”
了因眼中閃出了絕望之色。
地磚下面有一個檀木盒子,盒子里有一些珠寶,另外還有三本薄薄的小冊子。侯云策取過一本小冊子,湊在油燈下翻看。
了因此時已是面無人色,眼睛定定地看著屋頂。
第一本小冊子里全是女人的名字,后面是身份、年齡、體形、愛好、面臨的問題、還有做時的反應、做的次數等等,墨跡有新有陳,看來隨時都在增添。
女人中多是軍中將領的夫人、小妾,還有一些朝臣地夫人、小妾,壽安公主排在小冊子的中間。
小冊子的最后十幾頁,寫了不少女子地名字,其中還有趙英之名,除了年齡等內容之外,其余為空白,標注一句:氣度不凡,心智高,不可奪志。
這本冊子對于侯云策來說或許有極大用處,便將冊子交給孟殊,道:“你回去錄一份,原件交還給我。”
侯云策取過第二本小冊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