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草原里奇部-《復國》
第(2/3)頁
劉成通數(shù)度出使險境,早由翩翩朝堂官員變?yōu)榫鲝姼傻能娙耍]有計較中年漢子的態(tài)度,很隨意地用手拂了拂馬鞭敲打的地方,拱手道:“在下投軍三年。”
話音剛落,吳越州突然變臉,“咔”地抽出腰刀,放在劉成通脖子處,呵斥道:“你到這里到底想做什么?”
劉成通屢歷險境,遇到過無數(shù)次威嚇,歷練得膽大如虎心細如發(fā),吳越州的威脅舉動還嚇不了他,微微一笑,道:“這就是里奇部的待客之道嗎?”
吳越州見劉成通毫無懼色,收起腰刀,“哈、哈”笑道:“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你的膽子很大,是個好漢子。”他翻身上馬,對著屬下道:“回大營。”
柳蒼茫來到劉成通身邊,拱手道:“按規(guī)距,回大營要蒙眼,請掌書記莫怪。”
里奇騎兵們來去如風,走了一個多時辰,轉過好幾個小山坡之后,出現(xiàn)了一座暗紅色石山,石山約莫在兩三百米,極為險峻,難以攀爬。石山前面是成片的帶刺灌木叢,這些密密的灌木叢主干均有手腕般粗細,較細的枝條也有拇指般大小,可以說是一道天然屏障。
里奇騎兵在八陣圖般的灌木叢中左穿右拐,很快來到石山腳的一個窄窄通道前面,通道呈喇叭形,道口只能容納兩匹戰(zhàn)馬同時通過,越往里走通道就越開闊。當走到通道盡頭之時,頓時豁然開郎,出現(xiàn)了一片望不到頭的草地。
暗紅色的石山在殘陽照耀之下,就如紅色腰帶一般,把一大塊豐美的草原圍在自己的懷抱之中。最為神奇的是石山內側有一條清澈見底地小河圍繞著這片草場,然后在聚集成一個小潭,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向這個小潭,但是小潭始終保持相同水位。
小潭水溫常年不變,冬暖夏涼,就如一位修為深厚的謙謙君子,榮辱不驚,波瀾不興。
進了石山內部,柳蒼茫取下了劉成通的眼罩。劉成通環(huán)顧四周,暗自咂舌,“這是什么地方,莫非是傳說中的桃花源?”
柳蒼茫談吐也頗為不俗,劉成通學識自然淵博,一路之上,兩人談詩論文,頗有些相見恨晚之感。
里奇部源自江南士族,族人極重詩書禮儀。來到石山之后。為了保持傳統(tǒng),族人開辦了義學。凡是族內年輕人都必須送到義學學習六年,六年
學成之后,學業(yè)有成的可以直接升入石山學院。一般來說,能夠升入石山學院的不過義學學子的四分之一,石山學院學制為兩年,兩年期滿,最頂尖的十人就留在石山學院任教。其余學子就散入各營,充當?shù)图壒賳T。
由于有了義學制度,里奇部雖說流亡草原百年,不僅頑強地生存下來,而且能夠保持江南士族傳統(tǒng),不至于被胡族同化。
當年創(chuàng)建里奇部的兩位先賢還立下了一個規(guī)距:里急部同姓之間不能能婚,女子只能嫁給里奇部男子,男子卻可以娶周圍胡族女子。胡族女子年滿三十五歲之前,或者來到里奇部未滿十年,一律不準進入石山內部,違令者斬。
通過這幾個手段,里急部人丁興旺,百年而不滅。
在這百年來,草原上江山代有人才出,回骨人、突厥人、契丹人先后建立強大汗國,里奇部在胡族腹部,每一個胡族興盛,里奇部就要經(jīng)受住一波的攻擊,雖經(jīng)百年不衰,卻也很難有大發(fā)展。
劉成通就如未見世面的窮小子一樣,在石山草地里穿行,看到什么都新鮮。
沿途走來,石山草地上散布著一頂一頂帳篷,不少女子和小孩在帳篷前嬉戲,一些未歸家的牛、羊在悠閑地吃草,無數(shù)兇猛的大狗毫不畏懼這一群人弄著刀弓,跑到馬前,露出尖利的牙齒,低沉地威脅眾人。
順著小河走了許久,漸漸出現(xiàn)了一些青灰色磚房,越往前走,磚房越多,最后儼然一個城市模樣。
劉成通被安置在一個小院子里,此時天色黑盡,透過江南味道很濃的窗欞,可見滿天繁星在深遂天穹中閃爍。
一位小童端上來一些精致的甜點。小童不過十五六歲的樣子,相貌英俊,身體強健,身高也和劉成通相近,有些靦腆地笑道:“這是江南小吃,味道很地道,請先生品嘗一二,正餐隨后就上來。”
劉成通聽小童言語文雅,想起柳蒼茫提到了義學制度,心念一動,問道:“小郎可曾上過義學?”
小童彬彬有禮地微笑道:“在里奇族,每位男孩都必上義學,我是書院學子。”
劉成通有些驚異,道:“聽說能進書院皆為佼佼者,想必小郎才學必定出眾。”
小童笑而不答,拱手道:“先生慢用,我就在側屋,有事喊一聲就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