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疫-《復國》
第(2/3)頁
處理尸體,即是切斷疾疫流行的一個重要渠道。現在已不斷有人死亡,尸體無人敢于收撿。侯云策提出要建立一個機構,專門掩埋死者尸體。
錢向南提議道:“按照慣例,平時此事多由僧人來做。我們可招募僧人掩埋尸體,凡掩埋尸體達兩百人者則給度牒一道作為獎勵。此疫過后,還可建立漏澤園,專門安置無主尸體。”
自從經歷萬壽寺以后,侯云策對僧人沒有太多好感,道:“按寺廟大小招募僧人,每個寺廟定下人數,每寺必須達到規定人數。佛有好生之德,若有那一家寺廟不愿出人,莫怪我不客氣。非常時期,凡參加掩埋尸體的僧人都給度牒一道。漏澤園?好,就叫漏澤園。”
梁守恒建議道:“若僧人不夠,可以招募信男善女,重獎之下,必有勇夫。”
“此事錢向南全權辦理。尸體要深埋,多撤生石灰。若有僧人或者其他人敢于違令,斬。”侯云策將此重任交給了更有殺氣的錢向南。
第二條措施是隔離病人:
軍醫韓淇道:“東漢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到了晉朝蕭齊時,太子長懋等人曾設立了專門的病人隔離機構——六疾館,以隔離收治患病之人,大武朝則是由僧人開設乞丐養病坊,以隔離收治病患者。”
“好吧,依前例設立六疾館,不過現在只能臨時處置,在許州交界處,專門劃定幾個區域,病人只能在這幾個區域活動。在幾個地方留下充足的糧食,醫官要親去醫治。要派人守住這幾個地方,立下規矩,不準擅自出入,若有人不守規距,軍士可全權處理,必要時,可格殺之。”
侯云策特別強調,道:“現在是緊急狀態,鄭州必須由軍隊嚴格管制,不準人員隨意進入鄭州,凡進入鄭州者,一律進入隔離區。隔離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病之人;另一種外來無病之人,也要進入隔離區。”
第三條措施是派遣醫學博士巡診及無償施藥:
侯云策令鄭州所有醫官和民間醫生前往疫區救治,廣為施醫散藥,藥費由官府無償撥付。
第四條措施是要想盡辦法穩定社會,不能讓鄭州陷于恐慌中;
如何穩定社會,霍知行和梁守恒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梁守恒主張封鎖消息。
霍知行則認為紙包不住火,瘴疫消息肯定會很快傳遍鄭州,到時想不恐慌都難,不若提前把瘴疫消息、官府處理辦法全部告之老百姓,讓其提前有心理準備,這樣,才能真正消除流言。
梁守恒并不服氣,堅持要封鎖信息。
其它官員分為兩派,互不相讓。
侯云策最后拍板,道:“封肯定封不住,既然封不住,那就得由官府來宣布消息。鄭州每天都發布最新公布,把瘴疫消息、官府措施及時告訴老百姓。布告必須統一,各縣派人守在鄭州官衙內,每有新布告,則各縣以最快的速度拿回各縣發布。”
醫官李琪提出建議,道:“我有一個建議,不知能行否?”
侯云策道:“此是緊急時期,應廣求良策,但說無妨。”
李琪道:“傳說帝顓頊有三子,死后為鬼,其中一個居江水是為瘟鬼。為此,人們每于疾疫發生時,都要作法以驅除疫鬼。周禮中所提到的方相氏四狂夫即是專門的驅疫鬼者。我們可選人扮作此四人模樣,身披熊皮,頭帶面具,執戈揚盾,在城內驅疫。除此以外,還可以設醮、紙船送瘟神來驅疫鬼,這些方法,雖不知是否有效,但老百姓很多都信這些。”
侯云策道:“此計甚好,此事就由你來操辦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