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書院-《復國》
第(1/3)頁
商隊從鄭州出發后,侯云策便開始籌備建嵩山學院。嵩山學院以太學為藍本,目的是培養屬于侯云策自己的人才。
沒有自己的班底就沒有屬于自己的實力,這是從挫折中悟出來的痛苦道理。
建學院第一個問題是選址,侯云策最看好的是開元寺那片地。只是占了開元寺,影響太大,他便放棄這一想法。左挑又選,最后在南城選中一塊地,此地最為難得的是有一塊約四畝地大小的水池,且只需拆除三間民房。
侯云策定下原則以后,掃除障礙就交給梁守恒,只提了一個要求,不能過于侵民。
梁守恒辦事老成,是處于民政的好手。處理完嵩山書院選地等問題,侯云策回了家,見到春蘭秋菊,他覺得氣氛有點不對。兩女表情都怪怪的,似喜,又似別有隱情。
秋菊出門時,春蘭悄悄對侯云策說:“秋菊有了?!?
“有了,有什么了?”
“郎君,秋菊有身孕了?!?
“啊。”
“真的,大夫看過了?!?
“有身孕了。”普普通通的四個字,讓侯云策感慨頗多。以前在黑城之時,太師一直想讓侯云策早點有后代,結果不能如愿。此時,侯云策在不經意間也將有自己的后代了。這原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侯云策最初不在意。慢慢地,他發現自己心情有了些異樣,異樣的原因是自己將要有后代,人生多了些牽掛。
秋菊親自端著菜走了進來。
侯云策宣布道:“往后,秋菊不能干活了。叫兩個使女來照顧你,平時可讓春蘭陪著走一走。早上要有雞蛋,每天蔬菜足夠,想吃什么,就叫人去買?!?
見侯云策關心自己,秋菊甚為高興。秋菊剛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不知道即將與皇后妹妹大婚的郎君是什么態度,總是忐忑不安,現在終于放下心來。
嵩山書院基礎工程迅速動工。由于是官府征房,三間民房很快被拆除。本來房屋主人正在屋中悲泣,官差意外地送來賠償,賠償價格還算合理,足以在另外的地方重修房子。房屋主人不認為是應得的賠償,而感覺是天上掉下了橫財。全家人一致決定趕緊搬家,以免官家反悔。
書院應該辦成什么樣子,侯云策有自己的考慮,并沒有參照傳統意義上的儒家書院。他心目中的書院并非為了科舉,而是用于軍中、地方民政和商鋪。
為軍中培養人才,侯云策想得更多。他準備辦兩個班,一個是初級班,主要面向十七八歲的農家子弟和鄭州軍軍士,教他們識字,進行訓練,學成后充實到部隊中去,擔任低級軍官;另一個是高級班,從鄭州軍隊里選一些有前途的低級軍官,進行訓練,提高其眼界和軍事素質,低級軍官必須到書院學習后才能升職,要把這作為鄭州軍的一條硬性標準。
至于最基本教育,目前只能依托以前的模式,書院暫時還無法兼顧。
另外還有一些小班用于將作營,主要是將一些技術用于軍事和民政。
當前最大的難題是沒有教師,純粹儒生難以勝任當前書院的任務,除了儒生之外又極度缺乏人才。
侯云策親自擬出了招賢榜:鄭州新辦嵩山書院,招賢納士,凡懂天文、地理、歷史、軍事、武藝及各種能工匠,均可到鄭州衙門來面談,凡進入嵩山書院者,管吃住,每月錢五十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