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排兵-《復國》
第(1/3)頁
契丹軍出動精騎三萬進犯滄州,原本是和劉存孝約定共同出兵。誰知劉存孝被誅,消息傳出益津關,契丹軍大部兵馬已經作了準備,費了不少糧餉。
去年北地風猛雪大,黑子契丹各部凍死不少牛羊,許多小部族生活艱難。今年估計又是大雪年,為了減少損失。契丹公主耶律其敏敏、契丹黑子族大將韓匡山、鷹軍蕭達達決定仍然出兵滄州,戰不下滄州,搶奪財物,冬天也好過一些。
黑子軍是進攻滄州主力,攻城戰便由韓匡山指揮。
鷹軍是野戰雄師,不攻城,專門掃蕩滄州城外軍隊。蕭達達斷定林榮會派兵救援,便埋伏于德州軍必經之地。當德州軍試圖策應滄州之時,被鷹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折損不少人馬。
德州軍被迫退回德州,不敢單獨再來增援,一邊加強城防,一邊等林榮所派援軍主力。
契丹鷹軍將被俘的三百德州軍兵士帶到滄州城外,攻城之前,先將三百人排成一排,然后集體斬首。
看到這一幕,滄州軍民同憤,卻不敢應敵鋒芒,只能龜縮在城內。
擊退曹翰派出的德州援軍后,從滄州到德州一線再無中原軍隊蹤影,契丹各軍在滄州、德州之間縱馬搶掠,所獲甚豐。
全殲了黑子軍前鋒營的黑雕軍并未走遠,一直潛伏在滄州西北部。黑雕偵騎密切注意契丹軍動向,時刻尋找戰機。
契丹軍搶劫數天后,收獲頗豐,派出一個百人小隊,趕著大群牛羊,帶著鐵鍋、糧食、鹽巴、布匹、金銀器皿財物和年輕女子回契丹。
契丹軍小隊脫離契丹軍大部隊,走了不足十里就陷入黑雕軍重重包圍,契丹軍小隊的抵抗無力且無效,虎營一陣弩箭,基本解決戰斗,僥幸躲過弩箭的契丹兵,被長槍兵一一殺死。
解決契丹軍小隊,黑雕軍立即掩埋契丹軍尸體,殺羊,烤制,做成熟食,充為軍糧,而牛要耕地,是農家重要財產,不能宰殺。侯云策命令黑雕軍派小隊將牛群、財物和女子帶到遠離官道、十分偏僻的小村莊,隱藏起來。
契丹軍護送財物的小隊一個沒有跑掉,中原境內的契丹軍短時間之內并不知道其已經覆滅,繼續派小隊回境。
黑雕軍又干掉兩個契丹軍小隊后,契丹軍這才有所覺察,急忙派兵尋找,卻一無所獲。
黑子軍將韓匡山一直對前鋒營被殲滅耿耿于懷。前鋒營里多是征戰多年的老軍,戰斗力很強,以五百人大破惡虎關三千守軍,誰知在滄州城外被全殲。當三個契丹軍小隊莫名其妙失蹤以后,韓匡山徹底爆發,咆哮道:“黑雕軍守在糧道,這就是咬住我們的脖子。我們只需要在滄州城外留五千兵馬,就足以困城。我要率軍尋找黑雕軍,咬碎它的頭顱和骨頭,為前鋒營報仇。”
蕭達達和耶律其敏敏是代表契丹皇帝,與韓匡山立場稍有不同,韓匡山明白只有保住了黑子軍的利益,黑子部族才能在黑風嶺立足。他見大雪將至,不愿意將主力全部耗在滄州城下。
鷹軍蕭達達搖頭道:“大軍交戰,肯定有折損,若是被仇恨遮住眼睛,就如雄鷹沒有了翅膀。滄州軍雖然喪膽,不敢出戰,但是五千兵馬圍城還是太少。德州、并州、澶州的人馬在十天之內一定會再來,至少要有兩萬主力在滄州,否則有被圍的危險。定州本有劉存孝的內應,羽陵也在城內,只要趁夜打開城門,數千軍士足以打下定州。打下定州,得了糧食,我們便可回黑風嶺過冬。”
耶律其敏敏點頭道:“中原人狡詐,講究虛實相間,還是有可取之處。我們重點應該在滄州,這樣才能吸引林榮的主力前往滄州。否則,定州一定會警惕起來。”
蕭達達和耶律其敏敏堅持將主力留在滄州,以偏師偷襲定州。這種戰術安排也有相當合理性,韓匡山最終還是妥協,同意這個安排,又道:“鷹軍是留在滄州,還是前往定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中宁县|
九江市|
顺义区|
汝州市|
临海市|
汕尾市|
务川|
东乡县|
仲巴县|
浦城县|
绵阳市|
铁岭市|
武平县|
西华县|
湘潭市|
若尔盖县|
河间市|
宿迁市|
建宁县|
龙川县|
如皋市|
宿州市|
民勤县|
昌吉市|
融水|
和静县|
甘孜县|
咸丰县|
会同县|
开化县|
武强县|
甘谷县|
谷城县|
德州市|
崇文区|
通州市|
安岳县|
浙江省|
青川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