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個區域的液體管道都有精準的近千個用水點,這些用水點,都有獨立的出水系統,來保證三大水源區的整體穩定,這些都是飲用水之源。” “另一部分的生活用水,有完整的濕控設備,污廢水回收處理設備……” “在整艘天梭號上,有超過7500個濕控設備,這些濕控設備會檢測當前區域內的濕度,同時收集空氣之中過多的水分,進行轉化……” “污廢水方面,有24臺集合了脫水,過濾為一體的污廢水處理設備,可以高度剝離出干凈的水,同時留下脫水后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可以作為植物區的土壤肥料,會是非常好的循環……” “這些污廢水處理設備都是目前全球最為頂尖的,過濾之后的水,達到了非常高級的衛生飲用標準,同時有機物質在脫水之后,就如同粉塵,幾乎沒有怪味道……” 愛德華侃侃而談。 陳夢川笑著聽了他的詳細介紹,之后又同他一起前往生命保障系統項目組,這是最早成立的一個大組,愛德華也是其中的一個組長之一。 陳夢川與所有人交流探討了很多宇宙空間之中的設想,不僅有幻想,還結合了很多實際。很多都是川智子通過更加強大了的蛛網系統,從美利堅國的nasa宇航局之中直接讀取出來的,在經過了川智子的層層篩選過濾之后,留下了的,全都是非常精華的知識體系。 針對于宇宙空間之中的人類生存,項目上已經模擬了非常多次,并且建艙測試的活動也有好幾次。在測試環節之中,很多很多測試人員,被安排在了種植了近百種植物和大量完整生命保障系統下的密閉空間內,通過再循環方式提供所有的水和氧氣需求,在艙內衛生,睡眠,營養和工作問題都成功地完成了測試。 并且項目組的科研人員非常細致的研究了,在完全受到監控隔離環境下生活的人心理影響以及人體節律變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也必須的測試。 除此之外,在完全密閉空間里種植的這近百種植物也備受關注。 在測試環境之中,食物、水和氧氣這些生存必備物質的最主要來源很大一部分是植物。測試艙內的10個生物艙里種植了共計96種植物,在全封閉的測試環境之中,這種大面積綠色是非常生機勃勃的,整個區域的10個生物艙,完全采用了高科技蔬菜種植基地技術。 其中種植面積最大最主要的綠葉蔬菜是生菜和油菜,在短短的測試期里,生產出了大量的綠色蔬葉。生物艙內還測試種植了數量頗多的小番茄和草莓等矮灌木植物,在測試的21天里,根據統計的數據,10個生物艙,總共收貨了超過900千克的新鮮果蔬食物,完美的通過了測試。 動物區里,測試環境之下,全封閉的魚類養殖和家禽養殖,也同樣通過了測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