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將軍,這些人是從西邊那個國家來的,好像是想入城,言語不通,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意思,他們中有個人會說部落土話。” 守將臣聲道:“讓馮浪看好他們,來人,去城里找個會說官話的土人過來。” 半日之后,在城中尋來一個土人翻譯,在這翻譯戰(zhàn)戰(zhàn)兢兢極其不專業(yè)的翻譯中,齊軍大致弄懂這些人的來意。 這些人的確是來自更西邊的國家,他們想要覲見齊國的首領(lǐng),也就是齊皇楊浩,并且攜帶了他們皇帝的國書和大量的貢品。 這等大事,不是他一個小小的邊軍守將能夠決定的。 讓這些人,城池附近尋個地方住下,便派快馬前往數(shù)百里外的車站,將這個消息用鐵路送到長安。 十天之后,遠在長安的楊浩已經(jīng)收到了羅馬人來訪的消息。 這讓他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比自己率先發(fā)展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文明,會二話不說的就攻打自己,卻不曾想他們卻先派了使者,還帶了所謂的貢品。 只是轉(zhuǎn)念一想,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并非羅馬人放棄了征服,只是看到了齊國不是一個弱小的勢力。 烏孫人雖然眨眼間覆滅,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實力不堪一擊。 若是再擁有羅馬提供的武器支援下,烏孫人去攻打其余勢力,將會是一邊倒的屠殺,無奈在齊國這個龐然大物面前,這樣的力量就顯得如此微不足道了。 羅馬人顯然明白,自己想要啃下齊國這塊硬骨頭有些困難。 面對一個領(lǐng)土疆域,人口科技,都和自己相差無幾的勢力,即便是再狂妄,也要低下好貴的頭顱,以另一種方式來了解自己的這個對手。 而楊浩也對這個不該在正常時間線上出現(xiàn)的文明,也報有極大的好奇。 只是他心中明白,一山難容二虎,齊國和羅馬之間總要分出和主次出來。 只是目前而言,齊國也沒有準(zhǔn)備好和這樣的國家開戰(zhàn)的準(zhǔn)備,略做思量便做了決定,同意羅馬使者前往長安的請求。 開皇十六年,八月。 當(dāng)羅馬人乘坐的火車出現(xiàn)在長安城外時。 都被這龐大的城市驚呆了,他們以為自己偉大的首都就是人間最為繁華的地方,到了這里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