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衛弘、紀興生兩人心中各自搖頭。楚王黨這樣的風格,讓人心里不大喜歡。想想白璋的行為,是不是在背后,挑唆、告狀?這兩位是明眼人! 別看,白尚書一臉悻悻的退下,被華大學士斥退。但是,到底是讓楚王得手了。天子對晉王印象大壞。 然而,兩位朝堂大佬不知道韓謹此刻在荊園里對楚王吹的牛逼:今日定叫殿下得償所愿。至少,也要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天子雖然對晉王印象大壞,但并沒有立即下詔處置晉王。若是用足球場上的比喻來說,叫做得勢不得分! 換言之,韓秀才的牛皮吹破了! 按照楚王黨的劇本中,今天御前會議有兩件事。第一,再次攻訐晉王。奠定勝局。第二,查處永昌公主,讓她背鍋。然而,白璋出手后,沒有料到一向在奪嫡中中立的華墨會突然出言“維護”晉王。 劇本,第一次出現了偏差! … … 華墨的話,讓雍治天子的情緒稍稍穩定了些,虛弱的道:“查!”語氣堅定。雍治天子的性格,御下極嚴,當年有刻薄寡恩之名,手段冷厲。他怎么可能容忍兒子(別人)冒犯他? 華墨躬身領旨。 再道:“陛下,前日永昌公主與三等輔國公寧浮有染,中外群情洶涌,臣請斬寧浮,以平息眾怒。再有,永昌公主府中丟失御賜玉觀音,臣請纓調查此案。” 禮部尚書曾縉心中為華墨叫一聲好。對永昌公主,秋后算賬,是朝臣們的共識!天子之尊,他出事,必須要有人對此負責。華墨此時懲處永昌公主的“借口”,找的很好。很好的避免刺激到天子。 雍治天子沉默不語。 衛弘,宋溥,紀興生,白璋,曾縉五人同時躬身,奏道:“臣等請陛下查永昌公主。” 雍治天子內心中有些掙扎。他不愿意處罰為他進獻美人的永昌公主。但是,偏頭,看著一排、齊刷刷出聲的朝廷重臣們,妥協道:“可。”說著,閉上眼睛。 一旁的太監總管許彥,眼睛有些濕潤。他感受到了天子的無力感。心想:若是天子三十歲時,這些大臣們敢這樣行事?即便是正確的,態度應該要委婉些吧? “臣遵旨。”華墨領旨,帶著群臣三呼萬歲,退出含元殿的寢殿。 群臣們一致認定,要永昌公主為天子昏倒負責任。但華墨要親自調查永昌公主犯的玉觀音案,還是出乎意料的。規格太高。至于,斬寧浮,這只是件小事。廟堂大佬們,不會關注一個小小的勛貴的生死! 不得不說,尹言的預感是正確的:他預感今天的覲見會出大事。然而,所謂的大事是什么,恐怕是尹言自己都沒料到。 華墨雍治十五年底返京執政,但是,他的資歷、評價,都不高。很多人并不怕他。比如,剛才白尚書就敢搶在華大學士之前說話。換成謝旋,何朔,白璋敢嗎?還想不想在江(朝)湖(堂)上混? 一言蔽之,華大學士威望不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