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五十三章 雍治十四年春-《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元宵佳節過后,京城中濃郁的年味慢慢的消散。朝廷衙門、學校、商鋪、酒樓、茶館、旅店陸續的開業。街肆上漸漸的繁華起來。三五成群的士子,操著來自全國的口音,在京城中隨處可見。

    一月下旬,禮部發文昭告天下,丙辰科禮部會試定于二月二十一日。參加考試的舉人、貢生們在這個時間點,約三千多人,已經全部抵達京師。準備參加考試。

    因年前皇周大軍平定西域,威壓西域諸國。朝廷重開絲路。京城之中來自西域的貨物亦是逐漸的多起來。朝貢、覲見天子的小邦增多。小國使節們穿著奇裝異服行走在正陽門大街上,瞻仰著天-朝上國巍峨、繁華、強盛的帝都。

    自漢唐以來,屹立于東方的華夏王朝,時隔近千年,再一次的征服西域諸國。(宋、明未得西域。蒙元非我族類。)華夏文明的光輝,重新照射在天山南北廣袤的土地、河流上。

    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故稱華夏。

    一月下旬,有胡兒于南城崇文門外鬧市中拔刀傷人。為烏孫國王子侍衛。大學士何朔令南城兵馬司緝捕,連坐二十余人,盡斬于西市。遣使問罪烏孫國王。

    煌煌上國之民,有罪,有司問之,豈能見辱于胡兒?吾輩之刀劍不利乎?吾朝之槍炮不利乎?

    西市是周朝殺人行刑的地點,偽清的菜市口與之類似。當日,京城百姓齊聚西市,拍手叫好。自此,京中并全國各地,胡使、胡兒悉守《大周律》、從漢俗,不敢再仗著個人的武力,囂張跋扈。

    何大學士的執政風格,展露無疑。

    隸屬于翰林院的文學周刊《翰苑文話》報道出來后,士林中一片叫好、贊譽之聲。在賈環的主持之下《翰苑文話》已經由半月刊改為周刊。

    皇周定鼎中原,混一宇內,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這才是大國應有的風范!

    朝廷重開陸上絲路,絲綢、茶葉等貨物自長安出發,經由南北中三線,于張掖、酒泉、瓜州匯聚于敦煌,出西域。如今海貿繁華,基本都匯聚在廣州。廣州行商,富可敵國。但,海貿亦有到不了的地方,以及季節性。陸上絲路,也有相當的利潤。

    京師并非陸上絲路、海上絲路的中心。不可能如同唐時的長安那般繁華。但,它是政治中心。在皇周對外征戰獲得一系列的勝利時,不少人,慕名而來。或者,有事而來。約三百萬人口的京城展示著她的活力、魅力。

    雍治十四年的春天,在一場帶著料峭春寒的小雨中,悄然到來。

    京城西,妙峰山下,被譽為京西明珠的東莊鎮浸潤在小雨中。鎮上,車來人往,繁盛異常。會試將近,以教育產業聞名北地的東莊鎮與士子交流頻繁。

    另外,天子對吳王很信重。而吳王是妙峰山上潭拓寺主持智塵大師的好友。吳王妃信佛。吳王時時的帶著家眷、子女來潭拓寺。京城有些人慕名與智塵大師結交。

    潭拓寺的香火很甚,寺院在近年來修繕的更加金碧輝煌。佛要用金裝。

    享譽天下的聞道書院坐落于山腳下。凄凄小雨,灑落在樹林,院落、小亭中。相比于鎮中的熱鬧,學院中很是幽靜。這主要得益于控制東莊鎮行政、商業大權的咸亨商行對鎮子的規劃。聞道書院周邊都是居民區。鎮中心距離書院有幾里路的距離。

    舊校區里教授童生的一處學堂中,一名秀逸的少年坐立不安,翻著《書院講義》,眼神呆滯,心不在焉。

    少年約十一二歲,容貌秀氣,穿著精美的白色長衫,腰間系著絲綢材料的汗巾,掛著玉佩。扇袋里裝著烏檀木的名貴折扇。一看就知道是名門貴族出身。

    聞道書院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由山長張安博個人出資建立書院。在雍治九年的水災重建后,隨著咸亨商行的成立,每年有大量的資金流入書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连州市| 宝鸡市| 呼玛县| 民乐县| 永州市| 河北区| 本溪市| 利川市| 巴南区| 台安县| 三穗县| 科技| 建平县| 黑河市| 额尔古纳市| 碌曲县| 石楼县| 灵璧县| 永吉县| 陵水| 米林县| 慈利县| 惠安县| 正阳县| 卢氏县| 芜湖市| 兴国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宜黄县| 仁化县| 常德市| 莒南县| 乌苏市| 柳江县| 闵行区| 兴海县| 云和县| 瓮安县| 江川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