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坡、湖水,寒鴉。冷冽的水光粼粼。小山坡下,樹林的綠色與濕地的枯黃交映。冬意凜然。 煙雨樓中,雍治天子在精美的小廳中,看著玻璃窗外的風景。他心中還在權衡。書案上,放著三分情報。分別來自于:何朔、錦衣衛、果勇營。說的是同一件事。 留守大臣何朔,在十月初九晚,也就是前天,太子稱兵拒命時,匹馬出京城,前往京營大營,說服京營出兵平叛。果勇營趕到時,大局已定。 雍治天子的后手,幾乎沒有用。太子集團就被打的稀里嘩啦。對此,三方的說法不同。 何朔請罪,兼催促皇帝立即回京主持大局。錦衣衛客觀的敘述了詳細的經過,包括各大臣的反應,動向。并且提到元妃的弟弟賈環,為何大學士的馬前卒。京營出兵,有部分兵力是救援賈府。 果勇營則是指責顯武營違抗圣旨,擅自出兵平叛,語氣激烈(主要是被搶功了)。特別是參將樂白,萬一他率顯武營叛變呢? 太監總管許彥從外面進來,小聲提醒道:“陛下,劉、韓兩位大學士來了。” 雍治天子轉過身來,“請他們進來吧!” 許彥領命,轉身去廳外,將覲見的大學士劉飛白、韓潤,錦衣衛指揮使毛鯤,果勇營參將祈夏帶至進精美、富麗堂皇的小廳中。然后,悄然的退到一旁。 劉飛白、韓潤幾人參見天子,看過奏章后。文華殿大學士劉飛白深深的吸一口氣,直言奏道:“陛下,何朔雖然擅自調動京營進城平叛,但他到底是一片忠心。堪稱國之干城。古之名臣,莫過如此!” 劉大學士,性情醇厚。以他的眼光,當然明白天子這次召對是什么意思,關鍵點在什么地方:何朔在沒有圣旨的情況下,越職調動精銳的京營平叛。是功還是過? 宰輔染指兵權,后果是什么?人主豈會沒有忌諱?但,他對何朔的才能、政治操守還是很佩服的。何朔在中樞,是國家、百姓之福。這時,當然要為何朔說話。 果勇營參將祈夏仗著是天子的親信,加之麾下到手的平叛功勞被搶,對性子比較厚道的劉大學士并不大尊重,不以為然的道:“名臣不會連半日的功夫都等不了吧?陛下于全局早有安排。” 韓大學士性情耿直,當即怒斥道:“祈參將還是閉嘴的好!不要因為功勞被搶,就胡亂說話。規矩重要還是人心重要?陛下留有圣旨不假,但早一些平叛不好? 何朔對陛下忠心耿耿,有何過錯?莫非坐在府中,就對得起陛下留他守京城之責?” 錦衣衛指揮使毛鯤看著祈夏不爽的臉色,心里幸災樂禍的笑著。祈夏仗著天子的寵信,都忘了自己幾斤幾兩!一個武將,膽敢說大學士居心叵測? 劉大學士對雍治天子行一禮,正色道:“陛下,昔日劉宋高祖武皇帝(劉裕)出征,屢屢留劉穆之總攬金陵全局。當年宋武帝北伐,若非劉穆之去世,歷史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何朔是陛下的劉穆之。” 當年劉穆之拿到豈止是兵權。那是漢相蕭何的位置。但是,宋武帝能信任他,委任他留守后方,才能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華,建立劉宋王朝。 何朔作為留守大臣,在沒有圣旨的情況下,主動維護雍治天子的正統,調兵平叛,這恰恰是一名優秀的留守大臣應該做的。名臣風姿,莫過于此。 事情,有重要的,次要的之分。太子叛變,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維護當今天子的正統,而不是糾結于是否違反常例,超越職權(觸碰兵權)。他希望天子信任何朔。 雍治天子微微的點點頭,道:“明日,大軍啟程回京!劉卿,你負責安排此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