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題-《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京師貢院中,中央是明遠樓,考官俱是云集于此。北面為至公堂。考生位于東西兩側。
京師貢院最多可容納2萬人考試,國朝文教之盛,可見一般。不過,今科的禮部會試并沒有每個考舍都坐滿考生。約3千人的舉人分布在“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個考場區域中。
貢院內的考舍都是磚瓦結構,構筑成一個個的巷子,巷子里是隔斷間。賈環此刻就是位于“地”字號考舍區域中。場中不時的有號兵來回巡弋。
會試的搜檢比鄉試要松散,畢竟是一群舉人老爺,相當于半個官身,要留幾分情面。
考試開始不久,明遠樓中,此處會試的正副主考官:排名第三的大學士劉飛白,禮部尚書,天下文壇領袖方望,并十八房同考官都在樓中閑談。
十八房同考官,大部分是由士林華選的翰林充任,科道言官數人,六部官員數人。
書吏、雜役們在一旁侍奉著。
居中而坐的主考官劉飛白今年五十多歲,中等身量,圓臉長須,神態溫和。他是雍治六年從戶部尚書任上,加銜大學士,入值軍機處。
見眾人都是三三兩兩的左右攀談著,劉大學士抿一口茶,開口道:“老夫奉皇命主持今科會試,聽聞這次士子中不乏才俊。在京中有名中便有十幾人。待今日之后,希望能有幾份可堪入目的卷子。”
便有人道:“劉樞臣何必擔憂?稍晚,必定會有好卷子令我等一睹為快。”
翰林院編修梅和歌羅列道:“我在翰林院中對一些晚輩名字亦有所耳聞。比如:宜興周慎行、候官翁宗道、華亭唐道賓、黃岡蕭夢禎、永豐范錫爵等人。”
有人附和的笑道:“正是。”
眾多考官都是在二月初接到朝廷的任命,就住到貢院中,這是為了避嫌。不過,大部分人都還是聽說劉大學士贊賞候官士子翁宗道的事情。
明遠樓中氣氛輕松。考試歷來都是學生辛苦、緊張,從來沒有監考官和閱卷官緊張的道理。
翰林院侍講蔡宜道:“賈環此子亦是不錯的。”他是林如海的至交,雖然賈環還沒有來拜訪他,但金陵的事傳到京城中,他對賈環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若論名氣,賈環無疑是這一科士子中最大的。但是論經義水平,沒有人會認為他是頂尖的。一干考官都是笑著看向方望。
劉飛白捻須一笑,問道:“望溪以為如何?”
古人,平輩相交,多稱呼表字。而若是有號,則稱號,不稱字。方望,字鳳九,號望溪。他是賈環的鄉試座師,同時也是他一力推舉賈環,打破國朝壓制神童的慣例。
方望五十多歲,容貌清瘦,衣著簡素,坦然的道:“國家科舉取士,是以經義來取,務求公平、無私。我對我那弟子能否通過會試都拿不準。更遑論其他?”
方望這是表明態度,他并不會為賈環爭取什么。能否通過會試,全看賈環自己的水平。
當然,方宗師這話是費而不惠。因為,會試是糊名制。他想爭取,也沒什么好爭取的。也因為如此,眾考官才敢在這里公開討論士子水平的優劣,名氣,而不用擔心給別人指責舞弊、不公。
眾人都是笑著恭維了方宗師幾句。心中,倒是認可方望的說法。那位天下聞名的神童、詩詞名家,能不能通過會試還在兩可之間,名次就先別想了。
科舉考試,有小三關,大三關的說法。小三關,便是童生試的三次考試:縣試、府試、院試。通過之后,便是生員。
大三關指的是:鄉試、會試、殿試。會試一般都在二月,謂之春闈大比。錄取比率比鄉試三十比一要高一些,約為十比一。舉人們只有通過會試之后,才有資格參與殿試。
但由于自宋朝以后,殿試便不再往下刷人,因而成為排名考試。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就是在殿試上決定。
這樣一來,會試,實際上成為讀書人在科舉路上的最后一道淘汰的關卡。一過,便是魚躍龍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东乡|
兴国县|
闸北区|
泉州市|
武邑县|
阿克苏市|
甘孜县|
裕民县|
阳信县|
伊金霍洛旗|
芷江|
松滋市|
临泽县|
张掖市|
乌拉特前旗|
乐山市|
杂多县|
米泉市|
洛扎县|
新和县|
高陵县|
拉孜县|
会东县|
营山县|
大渡口区|
襄汾县|
阿鲁科尔沁旗|
确山县|
那曲县|
志丹县|
英吉沙县|
河东区|
嘉义县|
山东省|
十堰市|
鄂托克旗|
高雄县|
社旗县|
平利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