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黛玉至金陵-《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十月上旬,揚州城中因為新任的淮揚巡撫而變得喧鬧。淮安府、揚州府、鳳陽府、廬州府四府主官們紛紛派出佐貳官、幕僚來揚州,向新巡撫道賀。
在前明時,淮揚巡撫這個職務應該叫做鳳陽巡撫。明太祖朱元璋是鳳陽人。鳳陽是明朝的中都。但到了本朝,十年九害的鳳陽府地位便沒那么高,更名淮揚巡撫。因為,淮揚巡撫的駐地通常是在黃淮咽喉要地淮安府內。
眾所周知,黃河每隔幾年就會改變河道,時常奪淮入海,危害深重。而流經淮揚兩府的大運河是京城的經濟大動脈,江南的錢糧、物產都仰仗運河輸入京城。朝廷設置淮揚巡撫,通常是保證大運河的漕運通暢。而沙勝的差遣中少了“總理漕運,兼管河道”。換言之,他的主要精力將是:總理整飭鹽法事。
所以,沙撫臺駐守揚州,無人會說他是貪戀揚州安逸。
在這一片拜見上官的喧囂之中,立冬時節,揚州城有兩則趣事傳開。
趣事一:犯有重罪的鹽商之子鄭文植某日從江都縣縣衙牢中被放出。鄭某在庭前縱聲大笑,意態驕狂,“早知今日要放我,沈縣尊何必當初。”
然,鄭某話音未落,沙撫臺手令至,縣衙巡捕虎撲而上,捆押拖至牢中。鄭某至今尚未被放出。
時人皆笑其驕矜自傲,少不更事,不自量力。據傳,秋后問斬的可能極大。
趣事二:揚州大鹽商鄭元鑒前日拒絕沙撫臺親自上門協商拖欠鹽課的好意,近日被判補繳鹽課二十萬兩白銀。
揚州縉紳異口同聲曰:活該!
這種打臉、反轉的劇情向來是大眾所喜好的。否則,民間傳說中哪有那么多讀書考中狀元后回來給父母、妻子報仇雪恨的案例?何況趣聞之中,撫臺老大人的形象如此光輝偉岸?
兩則趣聞流傳到金陵時,賈環已經身在南京國子監中就讀數日。聽著正義堂里的同學們談論此事,只是笑一笑,窗外初冬的寒風吹拂著枯樹的枝椏。
幫助沙先生成為淮揚巡撫,拿下總理整飭鹽法事的權力,他自是功成身退。
留下來享受巡撫的核心幕僚這種榮耀,他興趣不大。他這個年紀,承受太多的關注,并非好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賈環翻著書桌前的講義,熟悉的字句一一的在眼睛、腦海中浮現。這些經義他已經滾瓜爛熟,熟記于心。
“叮,叮,叮。”
正午時,云板的聲音準時響起。幾十名在學舍中學習的監生紛紛起身,準備去吃飯。桌椅挪動時響動出聲。
賈環合攏書頁的時候想起回蘇州的黛玉,算算時間,她該到金陵了。
…
…
初冬時節,賈府的園林,院落,還是那般的壯麗。只是多了些喧囂。由南而來的消息已經傳遍賈府:環三爺詩名傳江南,同時還有寶姑娘的名字。
另外,林姑老爺九月初三沒的,托孤于環三爺。此時,璉二爺帶著林姑娘往蘇州去了。回頭,林姑娘要在金陵住兩年。估摸著會在雍治十三年底返回京城。
王子騰和賈政都同意的事情,賈母和王夫人亦沒有什么意見。因薛寶釵的閨名傳遍天下,賈母說了一句“胡鬧”便沒有下文。賈環與薛寶釵的婚事大約也就剩下一層薄薄的窗戶紙。薛姨媽心里有數。只差媒人挑破而已。王熙鳳都私下里恭喜了薛姨媽好幾回,也沒見薛姨媽說不同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邵武市|
云阳县|
监利县|
邯郸县|
乌鲁木齐县|
上杭县|
伊宁县|
民丰县|
克山县|
双桥区|
鄯善县|
沂源县|
观塘区|
中宁县|
威宁|
温州市|
金沙县|
塔城市|
林甸县|
五莲县|
成都市|
大冶市|
平江县|
淮滨县|
将乐县|
平原县|
嫩江县|
临清市|
张北县|
昂仁县|
荔波县|
湖北省|
东乡县|
营山县|
湖北省|
治多县|
彭山县|
隆尧县|
张家界市|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