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蕭幼安微微一笑,輕輕的把玩著酒杯,眼睛中銳利的目光一閃。他和賈環商量的策略不是這樣的。 “看來,謠言止于智者啊。不過,我倒是想起一件舊事來。雍治八年秋,鄭文植往漢口運鹽。在儀真縣里弄的一家小鹽商家破人亡。后來那鹽商的家人來揚州城里上告。當時是沈縣尊接的狀子。結果諸位一定想不到。” 兩淮的鹽,都要在揚州府儀真縣打包,起運。 坐在蕭幼安身邊的美人湊趣的嬌嗔道:“今夜良辰美景,眾姐妹獻藝爭奪美人詞。蕭先生卻是要講兇殺案不成?奴家好怕怕。”說著,手拍著胸口。 眾人都很給這美人面子的哈哈大笑。 “那怎么可能?”蕭幼安開懷一笑,舉杯對眾人邀飲,朗聲道:“倒是和最近的流言有些相關。過程就不必說了。只說結果。鄭大公子將那鹽商的嬌妻美妾,兩名女兒都收入房中。夜夜笙歌,可謂享盡艷--福。” “哈哈!”眾人哄堂大笑,各具形態。這算是原話奉還了。 微胖的文士嘿然一笑,對眾人道:“我說怎么揚州城內有如此粗鄙不堪的傳聞,還是套在賈青松這樣的少年名士頭上,原來,是有人親身經歷過。” 船艙之中,又是一陣大笑。 又有幾人解讀鄭大少與謠言的關聯。鄭大少在雍治八年秋的案子,雖然不了了之。三年間過去,但在揚州城中,還是有人有印象的。 汪幼鴻微微一笑。他是知道內情的。幼安兄夸大了! 鄭家確實吞了那小鹽商的鹽業份額。而且,鄭文植將那家鹽商兒媳叫:瓊姐兒的,給收入房中。 然而,給鄭大少抹黑,他為什么要糾正? 今天,在座的都是揚州文化圈內的名士,還要加上陪坐的名妓。要不了幾天,新的流言就會借著舊的流言的勢頭,快速傳播。 看來,他得見一見那位少年才子了。以他對幼安兄的了解,今晚的整個操盤,幼安兄做不到。 樓船中的眾人正在說笑時,突然間,凄迷的夜雨中,但聽的有清麗婉轉的歌聲遙遙傳來。卻是賈環的那首精品美人詞:《眼兒媚-詠梅》。此時,已經在瘦西湖上傳唱開: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