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官場倫理和官場邏輯就是這樣。 賈環道:“山長,若是我與我父親的意見相左呢?” 山長張安博愣了下,隨即給出答案,“那你要看看前明成化年間謝文正公的傳記。”說著,起身從書架中拿了一本明史給賈環。 “謝文正公之父,為人方正忠直,敢于任事,針砭時弊,慷慨直言。彼時,成化年間,萬安秉政。士林稱之: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謝文正公屢屢為父策劃,助其入閣。” 賈環翻著史書,很快就將謝文正公的傳記讀完。文言文一般都很短。傳記也不長。 大致意思是:謝文正公的父親是個嘴炮黨,是清流御史出身,看不慣的事情就上奏折彈劾,經常在朝廷上狂噴閣老、尚書。謝文正公幫他父親謀劃,將他送到了閣老的位置上,最終安然致仕。而謝文正公繼承父親遺志,最終官居首輔,一掃朝堂沉郁、腐--朽的風氣。 賈環看完后,沉吟著。 很明顯,這個事例依舊不適用于他。不說他和賈政的父子關系如何,即便他愿意幫助賈政,賈政也沒有閣臣這樣的水準。賈政日后去當個糧道官都給長隨李十兒哄的團團轉。政老爹的業務水平很低。 當然,這對他有一定的啟示:他未必一定要自己身居高位,如果能給賈政當謀主,影響賈政的決定,推賈政走到一定的位置,就可以兩頭下注。或許事情會有轉機。 賈環第一反應考慮助推賈政的仕途。原因在于:第一,他和賈政的父子關系,具備官場邏輯。第二,賈政的性格、品性。整部紅樓政老爹沒做壞事,只干糊涂事。 而賈環如果助推賈府另外一個頭面人物賈赦,天知道以賈赦的“壞人”人設,會搞出什么幺蛾子來。 當然,這只是一種方案,還有其他的方案。比如,引起賈元春的注意,直接和賈元春溝通。比如:若是能說動王子騰,又是一種結果。再比如,如果能幫賈元春、王子騰獲勝,自然也可以保住賈府。 諸如種種,賈環沉思了許久。 山長張安博并不催賈環,喝著茶。賈環雖然不是他名義上的弟子,但和他的弟子沒什么兩樣。賈環是他在妙峰山山下教書十年來,最杰出的學生。 他很希望賈環未來的路能夠走的順暢些。童生試、舉人試的名次都無所謂,而會試的名次,是一考定終身。三鼎甲和三甲進士在未來幾十年后的命運會截然不同。所以,他一聽到賈環想要去江南游學,立即制止。 他的關門弟子文約(公孫亮)看性情、脾氣,更適合繼承他創辦的聞道書院,將書院發揚光大。而子玉的決斷、智謀將能夠繼承他在官場上的人脈、資源。 張承劍進來添了一次茶、加了點碳,賈環和山長張安博還在靜坐中。窗外雨聲陣陣,寒意凜冽。張安博擺擺手,示意大兒子先出去。 賈環沉思了許久,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他決定留下來。 他想要的生活是:富裕、穩定、悠閑、體面的生活。而不是在某個小縣城里憋著,或者去海外當島主。 留下來,也不盡然都是死路。確實有一些可操作的空間。當然,這也和他此時有舉人的功名有關。舉人,比起他白身時,視野、可回旋、騰挪的余地,都大得多。 見賈環的模樣,張安博欣慰的笑起來,“子玉,你決定了?” 賈環點點頭,“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