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家中讀書備考秋閨的衛陽進二樓廳中,并沒有受到刁難,而是受到大家的歡迎。他在救災后期作公孫亮助手的表現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氣氛熱烈。 六月二十七日的聚會,是在《送別》的歌聲中和“恰同學少年”的醉吟中結束。 賈環和很多同學一樣,喝得酩酊大醉。人生難得是相聚,唯有離別多。其實,今日的再聚是借著科考、大收錄遺考試的機會。日后再聚又不知道是那一天。而要想再像以前那樣,同在書院里學習,交流,說話更是不可能。 《送別》這首響徹在民國二三十年代校園里的離別歌曲,賈環上次在山長離別去遵化時就想拿出來。 他這些日子在京城并非只是為賈珍的喪事。期間,讓教坊司的頭牌花魁蘇詩詩姑娘幫他將首詞的曲子給譜出來。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聞道書院中不少同學都是通樂譜五聲:宮商角徵羽。拿著譜好的曲子都能唱出來。 那一日的盛況,很多年后都還被與會者提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曲子,也成為聞道書院的送別曲。每次酒宴必唱。 … … 七月一日,喬如松、龐澤等五人前往京城參加由北直隸提學副使、大宗師沙勝主持的壬子年科考。 七月四日,成績出來。五人全部通過,取得壬子年鄉試資格。 聞道書院在去年辛亥年28名童生參加院試,20人進學。其中,包括衛陽在內的8名秀才離開書院。喬如松、龐澤等5人追隨山長張安博前往遵化順天巡撫衙門歷練。羅向陽、許英朗等7名秀才留在書院中,或擔任助教,或自己讀書。 七月六日,賈環、公孫亮等五名童生前往京城參加在七月八日舉行的大收考試。這是鄉試最后一場錄遺考試。參考人數達到3萬多人。 七月十二日放榜,賈環和公孫亮兩人順利通過大收,取得壬子年鄉試資格。大收考試由沙提學主持,是不糊名的考試。不說賈環、公孫亮的文章功底,只要不犯科場忌諱,看名字都能過。 賈環是知名度高。他的神童之名,據說已經到任的北直隸鄉試總裁官,天下文壇盟主方望方鳳九都是稱贊有加。特別是近日在京城流傳開的一首定風波,才情橫溢。 而公孫亮的業師是山長張安博。要知道,試卷卷頭上填寫姓名不僅僅只是姓名,還要寫明父母和業師。公孫亮的卷頭上寫著順天巡撫張安博的名字,充當同考官的州學、縣學教諭們只要不是傻的,都知道怎么做。 順天巡撫管的就是順天府、永平府。 七月中旬已經是入秋時分,賈環和公孫亮和落榜的三名同學一起回到聞道書院。 彼時,秋高氣爽,云淡天高。妙峰山、書院、東莊鎮中風景如畫。山中是蒼山綿延,峰巒疊嶂;書院中是清幽寧靜,學子攻讀;鎮中是一副生活畫卷。 賈環順利的通過大收考試,心情極佳,看著這美麗的風景,于下午時分,在北前坊的郁郁蔥蔥的林蔭路口和大師兄、同學告辭。 趁著秋閨大比的時間還沒有出來,大師兄打算要請大家過兩天一起去山中游玩。賈環前些日子在羅向陽的住處答應過,自是欣然同意。 賈環在家休息一日,和晴雯、如意兩個丫鬟說笑、玩耍、放松。第二天中午接受林心遠的邀請,前往他位于北前坊的家中吃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