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闕-《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咯吱咯吱”
車輪轉動的聲音,悠悠的響遍已經徹底殘破的東莊鎮,順著鄉間土路往聞道書院而來。
“糧食回來了。”居住在青云院和寒梅書院的鄉民們奔走相告,興高采烈。
“糧食運進來了。”居住在聞道書院西南角曲水院的窯工們振臂歡呼,喜極而泣。
“糧食到了。”明倫堂中的士子們歡聲笑語,士氣振奮。
賈環在明倫堂里睡的有些沉,給熱鬧笑聲鬧醒,睜開眼睛,迷惑的從地鋪上坐起來。一名同學過來告知消息,“院首,喬同學運糧回來了。糧車已經到了東莊鎮上。”
“啊…好。好。好。”賈環拍拍地鋪,一連說了三個好,去院子里舀水漱口洗臉,喝了碗留給他的稀粥,跟著明倫堂的同學一起前往聞道書院門口。
此時,聞道書院門口,人頭洶涌。每個人都在向身邊的人述說心中的喜悅,不在乎說什么,重要的是宣泄著劫后余生的心情。洪災終于結束了。
聞道書院位于一處山丘上,大門外二十多階青石臺階延伸而下。山長張安博、沙提學、智無和尚、葉講郎、駱講郎、公孫亮、韓秀才、都弘、秦弘圖、易俊杰、龐澤、張四水、羅向陽、姚緯等人都迎到了臺階下面。
帶回糧食的喬如松、衛陽、許英朗、柳逸塵四人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大家圍著他們,紛紛的問著情況。
臺階上擠滿人,但還是自動的裂開一道縫隙,讓賈環通過,抵達最前方。
喬如松看著拄著木棍,身形瘦小,神情憔悴但眼眸清亮的賈環,躬身行禮,“如松未能如期運糧回來,請院首責罰。”
賈環虛弱的一笑,“喬兄及時運糧回來,解除書院困境,有功無過。”東莊鎮上的糧車至少有二十輛。眼見為實。他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
許英朗寬慰的笑著道:“喬兄,我就說了,院首必定不會責怪你。你不用自責。”
賈環笑一笑,輕聲吩咐道:“羅兄,安排熬粥。傳話下去:久餓不能吃飽,要慢慢緩過來。”
羅向陽點頭,剛擦干的眼淚又流下來,這是歡喜的。他們終于撐過來了。
賈環一到,就立即成為人群的中心,自動接管權力,一一吩咐,眾同學領命遵行。
山長張安博、沙提學、智無和尚、葉講郎、駱講郎、吳講郎等人都是微笑。能撐過來,全賴賈環籌劃,他有最夠的資格來享受此刻的榮耀。
張安博捻須微笑道:“賈環,你擅長詩詞,此時此情,可作詩以記之。”
這話是正理。眾人都是笑著看向賈環。賈環的詩詞流傳京城,贊譽無數。若是年紀大些,必然是會被稱為詩詞名家。
賈環向山長張安博行禮,謙和的笑道:“弟子心有所感,只得了半闕沁園春。請山長、師長們斧正。”
葉講郎溫和的笑著催促,“不必過謙。速速吟誦出來。”
公孫亮溫潤一笑,“賈師弟,我等洗耳恭聽。”這話說的大家都是一笑。好詩詞,當然要洗耳恭聽。而后靜下來,等待賈環的新詞。
賈環眼前閃過此次水災的一幕幕:洪水滔天毀滅東莊鎮;書院同學和衷共濟救援鄉民,忙碌的六天,建立起文明的秩序;糧盡之時,生死一搏,往潭柘寺搶糧;活下來的希望來臨,窯工饑民來襲,夜戰定局;控制口糧,苦熬等待,最終由喬如松帶回糧食。
賈環的腦中,閃過一個個同學的名字:公孫亮、羅向陽、龐澤、喬如松、秦弘圖、易俊杰、張四水、衛陽、許英朗、柳逸塵、姚緯、都弘。
還有書院的同學:核心的八十人,外圍的弟子。大家都是好樣的。是他們,是這些熱血青年,以極大的熱情、奉獻的精神,奠定度過災難的基石。
慷慨激烈的情緒在心中起伏,洶涌而來,排山倒海,掀起驚濤巨浪,賈環朗聲吟誦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拉孜县|
阿城市|
昂仁县|
钟祥市|
休宁县|
扶余县|
饶阳县|
长武县|
微山县|
布尔津县|
绥化市|
纳雍县|
竹山县|
阿拉善盟|
深泽县|
滨州市|
泸州市|
长治县|
莱州市|
东安县|
大方县|
乳源|
抚松县|
定南县|
龙山县|
肥城市|
苍山县|
鄂尔多斯市|
两当县|
桃园县|
民勤县|
墨脱县|
珠海市|
上栗县|
顺义区|
山阴县|
阿拉尔市|
芮城县|
鲁甸县|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