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恰同學少年(三)-《奮斗在紅樓》
第(2/3)頁
其實,現在敢站出來的同學,都是自忖有些把握,能夠幫得上忙。但賈環卻是不知道許英朗的背景深厚。
許英朗的性格熱情,和誰都能說兩句,對賈環也佩服,愿意做事,敢于任事。但他家教甚嚴,從來沒有在書院透漏過他的家庭背景:
其父許澄,時年三十七歲,翰林出身,官居詹事府左中允(正六品),兼職軍機章京,兩年前雍治7年春入值軍機處。身處中樞,前途無量。
要知道,大學士品級只是正五品。
許英朗和喬如松是好友。好友有心補過,他愿意助好友一臂之力,也愿意幫助書院完成賑濟災民。
讀書人,立德,立功,立言。這是立功之事。
…
…
下午四點半左右,賈環等人在明倫堂商議好對策結束會議,即刻明令傳達給書院的核心團隊成員。
第一,向鄉民、窯工借銀事宜。步驟如下等等。
第二,家書。現在和外界消息已通。明天一早,喬如松、衛陽、許英朗、柳逸塵四人就要出發。有意寫家書的同學、鄉民、窯工可立即寫信。明天帶出。不保證能送到,但會把人活著的消息傳遞出去。
第三,再次消減口糧供應。由一日三餐改為一日一餐。擴大前往潭柘寺運糧的隊伍。文宣團隊要做好宣傳、解釋的工作。賈環將會親自負責宣傳工作。
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淺淡的夜色正在慢慢的退卻。天空中,啟明星漸落,半月微沉。
聞道書院門口緩緩的聚集著大量的人群。為首的是山長張安博、沙提學、智無和尚、葉講郎、駱講郎、賈環、公孫亮等人。他們來給喬如松四人送行。
“諸位師長,同學請留步。在下一定在四日內帶回糧食。”喬如松向送行的諸人彎腰作揖,堅定的說道。
衛陽、許英朗、柳逸塵紛紛彎腰作揖。他們帶著募集來的約三百兩銀子,以及數封書信,一定會將糧食帶回來。
山長張安博輕輕的點頭,“去吧!”
喬如松、衛陽、許英朗、柳逸塵四人登上昨日來的小船。船工撐起竹篙,漸漸的離開聞道書院,消失在淺淡的晨曦中。
此時,聞道書院門口的水已經退到臺階之下。不遠處的東莊鎮上大半屋舍殘破的墻壁都露出來。
…
…
賈環、公孫亮、羅向陽等人,不知道喬如松他們去京城發生了什么事情。在第四天依舊沒有運載糧食的船只出現,也沒有消息送進來。
書院中的余糧幾乎見底。斷頓倒不至于,但一天一餐的米粥越發的稀。水多米少。
賈環拄著一根木棍,從窯工住處的曲水院回到明倫堂中,晚霞萬丈,將妙峰山腳下的聞道書院染得金紅。書院中略顯安靜。所有人都在等待。
韓秀才跟在賈環身后,有氣無力的笑著,問道:“賈院首,光喝水真的能撐過七天。你從哪里聽來的?”
他們這些做事的人還保持著一天兩餐的飯食。但時至今日,都有些撐不住了。快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太疲倦了。長期的食不果腹。每個人都快要到能承受的極點。賈環從昨天開始起,就要借助于木棍才能步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淮滨县|
攀枝花市|
永定县|
始兴县|
灵川县|
吴旗县|
永宁县|
莎车县|
和平区|
恭城|
邯郸县|
香河县|
汾西县|
乌海市|
神池县|
会东县|
屏山县|
左权县|
泽州县|
甘南县|
深圳市|
北安市|
彩票|
淳化县|
台中县|
广元市|
高雄县|
慈溪市|
肃北|
上犹县|
临武县|
济南市|
德清县|
南昌市|
山丹县|
从化市|
宜都市|
龙山县|
萨迦县|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