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何以謂理想?就是在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不了的想法。心中有理想,就有一股不平之氣,就要說出來。不平則鳴! 龐澤引用李白的詩句,是在立志。李白原詩是吹牛-逼發(fā)牢騷的話。但在龐澤身上就是:說盡心中的驕傲,科場失意的憋悶。 不得出,就要出! 今科的童子試就是化繭成蝶的機會。 “好。” “先聲奪人。不愧是龐士元。” “此句至少是一個圈(○)。” … … 曲水亭中,其余六名學子為龐澤這一句微微動容。 山長和講郎們并沒有表態(tài),只是在心中評判。只是第一個立論,他們不便點評,否則會給后面發(fā)言的弟子帶來壓力。 這時,小胖兄羅向陽起身道:“弟子立論:吾日三省吾身。” 儒家學說,若是以修身而論,當以論語中論述的最多,最完善。這是曾子的原話。羅向陽知行合一,很有儒者風范,這一句令不少講郎頻頻點頭。 原本一臉驕傲的衛(wèi)陽微微變色。今日方知書院里臥虎藏龍。羅向陽的修身之言,比龐澤的立志更勝一籌。 陳嘉運同時如此。 等衛(wèi)陽、陳嘉運說過后,這兩句都是平平。喬如松跪坐在榻席中,沉穩(wěn)的道:“弟子立論: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這句話語出《周易》。五經(jīng)之一。文王厄,而演周易。周文王也被視為儒家先賢。這是理學的傳承脈絡。 山長張安博擊節(jié)贊道:“善!” 賈環(huán)心中震驚。其實,修身、立志這個話題很明顯是林講郎幫他爭取的。還是借助于他的立志求學詩的輿論。但書院中這幾名學子都是強手啊。 立論不是吹牛。否則,你來一句:橫渠四句,我來一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這文會還怎么開?而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在座的都是書院的精英弟子,山長和講郎們怎么可能不熟悉各自的性格、經(jīng)歷呢? 比如,其他人要是學羅向陽說“一日三省”來修身,書院的講郎們怎么可能會相信?怕是要斥責“弄虛作假,人品有問題”。 正是因為羅向陽一貫如此,甚至有“羅君子”的戲稱,他才能這樣說。 而喬如松的立論與他三年厚積薄發(fā),一鳴驚人的經(jīng)歷十分相稱。故而,山長稱善。他比羅向陽的立論再勝一籌,里面充滿了人生的智慧、感悟。 豐神俊朗的公孫亮對賈環(huán)笑一笑,伸手示意道:“賈師弟可先試言,兄隨后。” 在有講郎點評的情況下,最后去立論,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公孫亮一番好意。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但也展示出他超強的自信心。 賈環(huán)輕輕的點頭,這時不是客氣的時候,“弟子立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