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會(上)-七子爭鋒-《奮斗在紅樓》


    第(1/3)頁

    聞道書院坐南朝北。以書院中心明倫堂、前后大門為中軸線,東側為弟子求學的講堂。南面臨近后門處則是弟子寢舍。西廂為講郎寢舍。

    山長張安博居住交游的曲水院位于西北角。山林起伏,竹林如濤,風景優美。有溪水潺潺。

    取意書圣王羲之的名篇《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這也是聞道書院每年一月底舉辦文會的緣由。雖然沒有音樂助興,但山長、講郎們與弟子中的佼佼者,少長咸集,品茶論道。足以是人生之快事。

    賈環跟著葉講郎抵達建筑在小溪邊上的小亭。亭中懸掛著一副對聯:道之將行也,文不在茲乎。

    亭中已經坐著五名青年、五名長者。賈環認得其中的喬如松、羅向陽、衛陽、陳嘉運。另有一名豐神俊朗的青年卻是不認識。幾名講郎,他基本都認識。

    亭中四角燒著炭盆,驅散早春雨后的清寒。居中而坐的是一名和藹的老者正在煮茶,穿著暗青色的鶴氅,很有些仙風道骨。

    老者笑道:“文臺何來遲也!莫非老夫的雨前龍井茶不對你的口味?”

    葉講郎,名諱鴻云,字文臺。他笑著見禮,“方才和我這弟子說起時文,不覺多說了幾句。山長的雨前龍井,我求之不得。只盼山長多分我幾斤。”

    十天的苦練,賈環的八股文水平進步的很明顯。他心中歡喜,抓住間隙又教導了賈環一番:破題、承題、起講的技巧。

    “哪里能有幾斤茶?”山長張安博大笑。

    眾人都笑,相互見禮。正說笑間,吳講郎帶著一名容貌微丑的青年到亭中來。參與文會的人到齊。四名充當書童的書院弟子奉上煮好的清茶。

    消息便是通過四名書童傳遞到東面的六個講堂中。

    山長張安博環視一周,微笑著道:“又是一年的文會。去年我等在此聚會,研習仁義之道。今年的話題…”

    張安博微微頓了頓,目光落在葉講郎身上,“前幾天我聽聞書院弟子賈環寫了一首立志求學詩,傳遍書院。今日便以‘修身、立志’為題。先前諸位弟子試言之?!?

    聞道書院的文會帶著競爭考核的性質,不可能如一般的文人聚會般,設一個話題就圍繞著話題展開辯論,各抒己見,洋洋灑灑。而是,用三場較量,決定高低。

    第一場,由弟子們立論。

    第二場,弟子們釋義。引用四書五經來闡釋自己的觀點。

    第三場,總結自己的想法。

    講郎和山長會參與討論,并點評。三場分別以科舉考試中常用的“○△×”來評比等級,最終三場結束后,優勝者即為今年聞道書院的院首。

    山長張安博的話音剛落,座中的七名弟子頓時都坐正身體,各自肅容,顯然都要全力以赴。賈環即便是身經百戰(考),也能感受到空氣中那微微凝固的氣氛。

    山長和六名講郎都是微微一笑,各自品茶,觀察著書院弟子表情、神態。

    君子之爭,也是競爭!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種競爭氛圍有助于弟子們研習經義,提升課業。做學問,就是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

    書院東側青云院甲字講堂中,身材魁梧的霸州易俊杰坐在課桌上,身邊聚攏著一大批學子。

    今天說是停課一天,由學子們自習。但實際上所有人都在關注著院首之爭。講堂之中的學子們也樂于聽聽分析的言論。而素有“包打聽”之稱的易俊杰是眾望所歸。

    易俊杰居高臨下,很享受被同學圍著的感覺,分析道:“七子爭雄。外舍兩人:賈三首,衛神童。這兩人年紀最小,但潛力大。然而,潛力只是意味著將來,故而今年文會奪魁的幾率最小。

    內舍乙班兩人:陳憤世,羅君子。陳憤世是過了府試的童生。經義、學問當然是扎實的。但他幾年來都沒能過院試??梢妼嵙妱?,但潛力用盡。我不看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民勤县| 连南| 阿拉善左旗| 建水县| 靖远县| 普兰县| 杨浦区| 谢通门县| 云霄县| 桃园市| 嘉定区| 吉安市| 泸溪县| 隆昌县| 遵义市| 高雄县| 屯留县| 龙岩市| 闽清县| 廉江市| 宝丰县| 南宁市| 金阳县| 成武县| 汝州市| 泗洪县| 满洲里市| 申扎县| 博客| 昭苏县| 千阳县| 古丈县| 靖宇县| 阳城县| 拉孜县| 商河县| 铜鼓县| 黔西| 建水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