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貂蟬你好,我…-《大漢國手》
第(1/3)頁
從先秦時期起,“五谷”就成為中國人民的主要糧食。《周禮》中有“以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的記載,其注有曰:“五谷,麻黍稷麥豆也。”
至漢代時期,以粟米、小麥、稻米等糧食為主食。一般畝產3石(折合今量281市斤左右),是漢代文獻中所公認的。
除此一般畝產以外,還有水利灌溉田和“代田”,特別是“區田”的特殊高產。
漢代的高產田一般可到“畝產十石”或說“畝鍾之田”。
————
至六月中旬始,北方粟米,小麥大熟。除蛾賊遍地的八州之外,其余各州郡都忙著趕收糧食。
一年之計可全靠這些糧食維持,不論勛貴還是貧民都會躬身下田,搶收糧食。
洛陽方圓也不例外。
看著劉宏賞賜給自家一望無際的百頃良田,手里握著鐮刀的華安彎腰折下一顆麥穗,聞著淡淡的麥香味,引為陶醉。
當華安用鐮刀砍折第一把麥稈后,站在他身后上百號穿著粗布麻衣的華府侍衛和侍衛親眷以及臨時招募而來的流民們就貓著腰開始加緊收割麥子。
頭裹布巾的老老少少們無一不賣力。
就連從未下過田的鄭憐兒也穿著一身麻衣,頭裹布巾帶著梅兒也鉆進了麥地里割的起勁。
“我是家主,過來就是壓壓場子,你來干嘛?”
時間長不做農活的人再次下田干活,不一會就會感覺腰酸背痛,雙手無力。
這是虛病,得治。
后世那些自噓在健身房里練得一身腱子肉的所謂健美身材,摁在農田里不出半日保管他哭爹喊娘。
農民是這個世界上最艱辛的一群人,從古至今都是。
前世也是農民的華安對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農活并不陌生,只是時間久了有些生疏罷了。
“我是主母呢,要以身作則,不然怎么服眾。”
難得鄭憐兒有這種見識,華安欽佩的給她點了個贊。
最近鄭憐兒不知道哪根筋抽抽了,居然開始反常地頻繁出沒在洛陽貴婦群中,并迅速地以自己的年輕美貌可愛單純,很是吸引了不少洛陽大貴族當家夫人的關注。
“對了,過幾天王刺史的小女過生辰,我是她的摯友,夫君您說我送她什么東西好?”
華安聽鄭憐兒說她的摯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聽說是前兩年鄭憐兒離家出走,準備仗劍走天涯,后來因為分不清東西南北走到了洛陽,與一個偶遇的少女一見如故,后來幾番通信往來,至今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
對于這個打小就腦回路一枝獨秀的媳婦,華安除了嘆服她命大之外,還隱隱有些佩服她。
十四歲的小姑娘就敢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想牽著一匹馬,帶著兩只大狗從長安跑到洛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新宁县|
新民市|
营山县|
宝兴县|
徐闻县|
永和县|
若尔盖县|
新宁县|
沧州市|
衡阳县|
九江市|
泰安市|
额尔古纳市|
镇安县|
新邵县|
武城县|
澄江县|
鄂尔多斯市|
夏邑县|
井陉县|
颍上县|
三亚市|
宁陕县|
曲麻莱县|
扎赉特旗|
枣阳市|
彝良县|
潼关县|
浪卡子县|
广安市|
龙口市|
全南县|
庆云县|
视频|
南汇区|
望奎县|
邯郸市|
衡南县|
福清市|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