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救命有先來后到之說-《大漢國手》
第(1/3)頁
草長鶯飛,春暖花開之際,最適合遠走他鄉。
長安城東門,華安站在一匹棗紅大馬前,依舊一身粗布麻衣,平平凡凡。馬背上端坐著手拉馬韁,頭戴幕離,一身戎裝的鄭憐兒。
身后是一駕馬車,駕車的黑色駿馬正踢踏著馬蹄,馬尾亂擺。
傳詔的宦官不情不愿的擔當了馬夫,在他腳邊,大黃和二黃兩只大狗正汪汪狂吠。
六旬老人華汶和鄭憐兒的丫鬟梅兒坐在馬車里,透過馬車的兩側車窗,一老一小笑容滿面。馬車后面用繩索緊緊捆綁著一個木柜,這里面裝著的東西可都是華安賴以生存的命根子。
馬車兩側,四個佩劍侍衛護衛,神色嚴肅。他們隸屬大漢皇族禁衛,羽林軍。
酂侯府老管家,府尹大人的老仆,鄭家嫡長子玄,分別代替各自背后的主子或父母前來送別。
一番拱手作揖拜別后,車隊緩緩啟程。
直到車隊漸漸沒了影子,酂侯蕭澄才施施然地從城門上的樓閣里走出,面朝東方,臉色平靜。
“洛陽…吾酂侯一脈早晚會重回巔峰。”
黃昏時分,華安一行人終于走出了長安地界,進入下邽縣。
渭河在側,春水因雪融高漲,水流奔騰而過,伸手入水,冰涼刺骨。
華安站在渭河邊,望著奔騰而過的河水,感受著渭水的冰涼,心思百轉。
渭河對岸,一隊數十人的黃巾軍正手持刀戟劍槍棍棒各色兵器木器在反抗漢軍的圍剿。
華安身后馬車旁的四個羽林衛手中長劍平舉胸前,遙遙向對岸袍澤致敬。
隔著一條渭河,一側平安無事,一側殺聲震天。
“來世還為黃巾軍!”
“天公將軍必滅漢庭!”
“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無力抵抗的黃巾軍眾紛紛投河,以避免被梟首命運。
對岸密密麻麻的漢軍在圍剿清除所有蛾賊后,舉劍高呼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寥寥三句,盡抒兵卒們心中的惆悵。他們理解不了高祖皇帝的感慨萬千,卻能深刻的體會到,曾經威加海內的漢庭,如今已是日薄西山。
一眾蛾賊居然能摧枯拉朽的圍攻漢都洛陽,這是身為大漢兵卒的恥辱。
對岸的漢卒唱著大風歌,列隊離去,步履沉穩,神色莊重。
“對岸悍卒應是皇甫太守麾下射聲營一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南乐县|
秭归县|
刚察县|
长武县|
龙山县|
霍城县|
荆州市|
岢岚县|
岳池县|
左权县|
乳山市|
宁南县|
淮安市|
松潘县|
南宫市|
天台县|
麻城市|
夹江县|
云南省|
揭阳市|
凌云县|
建始县|
栖霞市|
江陵县|
缙云县|
岳西县|
西贡区|
娱乐|
白沙|
江达县|
岗巴县|
襄城县|
明光市|
沁水县|
台北县|
洛宁县|
阿拉善右旗|
宁阳县|
新绛县|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