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消云散-《書劍盛唐》


    第(2/3)頁

    李誠點點頭:“晉王能看的清楚最好了,事物是不斷在變化的,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沒有一勞永逸的手段,只有與時俱進的微調。任何手段都應當建立在吏治的大局之上,朝堂上時刻要有活力,不可死氣沉沉。”李

    誠當然不會錯過當帝師的機會,尤其是在李治勝局已定的時候。

    李治聽的極為仔細,以前李誠是不會這么干脆的教他這些東西,教的都是一些體察民情,開闊眼界的內容。現在教的則是在皇帝的位子上,該如何掌握全局。“

    道理你知道就行了,將來在實踐中慢慢的領會。君王治國,首在吏治。本朝與士族共天氣,其中的弊端很明顯。即便是英明如陛下,也有備受掣肘的時候。”“

    陛下開科舉,其用意何在?”李誠說到這個,不禁想起歷史上的武則天是怎么干的?武則天對門閥士族是又打又拉,對李唐宗室卻是下了狠手。玩銅匭告密,大興冤獄,最大限度的清除李唐皇室的影響。

    師徒二人聊了半個時辰,李誠一直在講的都是關于治理國家的一些手段。重點在吏治,在穩定的基礎上廣納寒門,在興工商,在開海。

    李誠猜想,如果將來工商業大行其道,唐朝會走向一個什么局面,真的不好說。也不知道是好事呢,還是壞事。不過李誠覺得肯定不會太差,只要不像明朝那樣就行了。沒

    有經歷過晚唐的藩鎮之亂,想必也不會出現宋朝那種矯枉過正的制度吧。宋朝的制度,無疑是在閹割一個民族的血性,對此不能不說是歷史的悲劇。

    李治現在還年輕,李誠教的再多,沒有經過實踐也未必能領悟其中的道理。實際上李誠自己也是在照本宣科,只不過他熟讀史書,很多道理都是歷代史家總結出來的。李

    治沒少讀書,接觸過的先生也都是大儒,不過從李治的心里看,李誠才是他唯一的老師。這種心態很特別,主要還是這一次的太子人選問題,誰都沒想到李泰會被李誠拍死。沒

    錯,李治就是這么看的,拍死李泰就是李誠的功勞。別看李誠說非一人之功,但是李治覺得就是李誠的功勞。要知道在此之前,怎么看李泰都是穩操勝券。李

    誠在此之前,旗幟鮮明的拒絕李泰的邀請多次。幾乎就是等于明著表示,不看好李泰了。李治不知道李誠為何會不看好李泰,但是他知道師傅不是凡人。在大殿的時候,李治本能的站在李誠的身邊時,就覺得自己一定能贏。

    這種想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長期被李誠誘導的結果。當初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李誠就開始告訴李治一些治國的道理,帶著他去農村去市井鬼混。李泰一直認為,李誠就是在拿他當太子培養的。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