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遇敵-《書劍盛唐》
第(1/3)頁
四月的草原殘雪隨處可見,化雪處露出來的是干枯的草,白的黃的交織在一起,極目遠望,蒼涼遼闊。馬蹄向遠處飄去,三人一組的斥候翻上一個土坡,回頭揮舞兩面小旗子。
牛大貴這一伙人馬,出戰前被補齊滿員了,甚至還多出一個三無人員李誠。本來崔校尉就給了六個百戰老卒,李誠親自登門“講道理”,付出一幅字一首詩的承諾和代價后,多帶回一個人不說,還有一堆紅、綠、黃色的小旗子。
這兩種顏色都很醒目,制作難度不大,難的是搞到染色的布。崔成算是神通廣大,明白李誠的意思后,弄來了布匹,出征之前讓李誠帶走了這些旗子。
“走!前方安全。”牛大貴催動戰馬,李誠無一例外,被按在了最后。這個位置的好處很明顯,打起來他不用頂在前面,跑的時候可以先跑。
對這個安排,李誠很不滿,但是牛大貴為首的一干關中子弟兵,卻非常的滿意。這幫家伙,自打出征以來,就再也沒有吃過火頭軍做的飯。
深入草原以來,鄯州斥候營果然被撒了出去,尋找敵軍主力決戰。吐谷渾地廣人稀,經常走一天都看不到人。這一伙斥候,距離身后主力不下二十里,領軍的是刑部尚書李道宗。
李誠沒有戰場方面的經驗,但架不住他怕死,還有跨越千年的歷史眼光。在李誠的干預下,一伙斥候被分成四個小組。行軍查探的時候,三人一組,前出兩組,左右查探,間隔距離在三到五里之間,任何時候,居中的一組都能通過旗語聯系上其他三個組。第四組,也就是李誠這個小組,負責后勤和殿后。
一行十人,出來十天了,只遭遇過零星的牧民,全都抓了起來,丟給主力。
看看日頭,李誠勒住韁繩,再低頭看看手里的指北針:“時候不早了,準備宿營吧。”錢谷子脖子上吊著一把木哨子,含在嘴里吹響。前方有哨音回應,錢谷子用旗語告訴前面,準備宿營。這伙人的實際指揮官,其實是暫編的三無人員李誠。
三個小組快速收攏,回合之后奔著李誠所在的坡地上過來,時間已經過了一刻左右。
李誠拿出一把小鏟子,在背風的坡上挖了個行軍灶。燃料是從牧民手里搶來的一袋干糞,做一鍋肉干湯面疙瘩,比起吃干糧強太多了。至于暴露目標的事情,都沒去考慮。草原上燒伙做飯的牧民多了,就算現在是戰爭狀態,吐谷渾也做不到收攏全部牧民往西北撤退。
圍著陶盆,一人一碗熱騰騰的的面疙瘩,吃了渾身暖洋洋的,自覺的去幫忙弄帳篷,準備過夜。李誠吃完就閑著了,對著一張簡陋的地圖,手里拿著指北針在比劃,碳條在地圖上畫出行軍路線后,悠悠的嘆息一聲。沒有汽車沒有鐵路的時代,行軍打仗的艱苦,足以令李誠這個現代人發狂。好在來的早,有幾個月的時間準備,不然真的很難熬下來。
“不出意外,大軍應該在這。”牛大貴過來看一眼,李誠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洮河一段淺水區的南岸。這個季節的洮河還沒有完全解封,河面上還有一層薄冰。李道宗麾下兩萬唐軍要渡河,可不是一件小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定西市|
汪清县|
梁河县|
子洲县|
贵阳市|
扎赉特旗|
青铜峡市|
安国市|
巴林左旗|
枣阳市|
东平县|
临江市|
广宗县|
专栏|
苍梧县|
平度市|
平乡县|
济宁市|
竹溪县|
崇文区|
临颍县|
宜黄县|
西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娱乐|
建宁县|
张掖市|
星子县|
三门峡市|
泰州市|
沅陵县|
阳朔县|
休宁县|
兴安县|
北海市|
当涂县|
太保市|
民县|
夹江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