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一筆-《庶門風華》
第(1/3)頁
次日上午,顏彥打點了幾樣東西,都是自家出的獨一份的東西,有幾天前用棉花做好的棉襖,還有藕粉、山薯粉,以及周婉送來的那半匹棉布等。
依照規矩,她仍是先去見的太后,太后見顏彥這個季節就送來一件棉襖自是十分意外,得知這棉襖是用自家地里的棉花做的,太后這才抱著棉襖摸了又摸,隨后又套在身上感受了一下,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和絲綿做的沒什么區別。
見此,顏彥又拿出了周婉送來的半匹布,太后也摸了摸,不過因著她素日穿的都是綾羅綢緞,也沒有穿過葛麻的東西,因而對棉布也就沒什么興趣,畢竟棉布的手感比起絲綢來說還是要遜色很多的。
倒是一旁的容姑姑說棉布摸起來比葛麻要平滑些,貼身穿起來應該也比葛麻要舒服些。
從慈寧宮出來,顏彥去見了皇上。李琮雖也分不清棉布和葛麻布的區別,但他也能摸出來棉花做的棉襖和絲綿做的綿襖相差無幾,并當即把這件棉襖穿到了身上,感知了下保暖效果,隨后,命顏彥坐在他對面。
“來,孩子,好好跟我說說,今年一共種了多少畝棉花,收成大約有多少,能做出多少件這樣的棉襖來。”
他是想給軍隊那邊換上冬裝,北地的軍人太苦了,大部分士兵穿不起綿襖蓋不起綿被,好一點的是用當地的羊皮或狼皮等便宜下等動物毛皮做大衣,差一點就是用各種樹葉或柳絮來避寒,壓根就不管用,因此每年都會有凍死的士兵。
顏彥搖了搖頭,她這邊攏共不到十畝地,加上周婉那邊的也就十二畝,依照去年的數據,畝產都不到二百斤,也就一百八左右,換算下來,總共也就二千斤左右,而且這還是籽棉。
不過顏彥估算了一下,今年這十二畝地收的棉籽明年大概可以種上二百畝地的棉花,以此類推,后年三千畝地,也就是說,想要給軍隊的士兵全部換上棉花補給,還得兩年。
這個數字倒是在李琮的預算范圍內,不管怎么說,這棉花的試種是成功了,五年后,大周的百姓大概都可以穿上棉襖蓋上棉布過冬了,也算是大周立國以來,不對,是整個華夏歷史上都值得書寫的一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筆。
剩下的就是吃了,這不,問完了棉花,李琮又問到山薯和水稻的種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汉源县|
华亭县|
防城港市|
泗水县|
北京市|
华容县|
东乡族自治县|
兴安盟|
博爱县|
东源县|
德格县|
宜川县|
湘西|
青浦区|
乐安县|
清涧县|
喜德县|
长汀县|
信宜市|
凤冈县|
涡阳县|
吴江市|
突泉县|
黑水县|
慈利县|
湘乡市|
勃利县|
霍林郭勒市|
霍州市|
南华县|
龙陵县|
盘锦市|
万源市|
桐乡市|
锦屏县|
公主岭市|
平罗县|
汕尾市|
宝鸡市|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