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娛樂是個圈! 93年,王朔跟馬未都、余樺、莫言、劉振云、海鹽、英大、梁佐搞了個海馬影視協會,還拍過一電視劇,《海馬歌舞廳》。 海鹽是昆侖飯店老板,被馬未都拖入坑玩黃花梨,黃花梨圈有個同好哥們叫董評。 去年,王碩、葉景加入悅華傳媒,當時來的人不少,其中就有董評! 轉來轉去,張俊生跟董叔叔居然是舊相識… 董評是個很有眼光的影視投資人! 曾參投過多部好口碑電影,譬如《臥虎藏龍》、《有話好好說》、《鬼子來了》、《荊軻刺秦王》等等,黃家兄弟就是跟著他入行投資了第一部電影——《鬼子來了》,正式涉足影視圈。 局勢已經很明顯了,東陽傳媒被張俊生打的潰不成軍,只剩下馬小康一個人喘息著想要聚力反擊… 前些天,證監局駁回東陽傳媒的上市請求,原因很簡單,財務披露成本過高,企業承受不了了,簡而言之即使不賺錢! 對比一下,悅華的市場估值是200億人民幣… 董評當然押注悅華! 張俊生知道他,是因為這個人是資本老手! 實際上,悅華的一些列操作,返點、票補,原時空就是他一手操作的! 他是《泰囧》的出品人。 《泰囧》、《港囧》包括《我不是藥神》,讓利給院線的力度很大,當年,無數9.9就是《泰囧》和貓眼搞出來的,電影票定價不是隨意的,即使賣9.9一張,但是結算的時候永遠按照最低發行價25元分配利潤。 也就是說,25與9.9的差價是必須補出來的,這就產生了所謂的票補。 大量讓利院線,本來賣的就不比別的電影差,又有票補優勢,院線當然瘋狂排片! 看似在票房上讓利了,其實無所謂啊,基數大,我十幾億的電影再怎么讓利也比你一兩億賺的多。 除此之外,院線也維護好了,要知道,院線拿6-7成的票房,這樣的讓利可是真金白銀,而且很可觀。 你看,電影嘛,無非投資人投資,制片公司拍攝,電影院放,觀眾們看,結果投資人收益很高,制片公司該賺的都賺了,電影院賺的也很開心,觀眾呢,9.9很實惠的看了電影! 這家伙一下子四贏。 當然,董評看的更遠,他不止是為了讓項目的數字好看。 一部電影,撐死了幾個億的收入! 但是,如果能讓出品公司的市值增漲起來,那就不是幾個億的事情了! 《泰囧》一部戲,光鮮傳媒股價漲了八倍! 這才是出品方愿意讓利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