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面的代表們交頭接耳起來,按照王業的說法,那就是半年就簽約店鋪三千多家了,這個速度可就太驚人了。 這個問題他們還真的沒有充分考慮進去,不過這也只是王業的預估。一個代表就發言問道:“這個開店速度是不能把控的,王董能確定未來一年開多少家店鋪嗎?” 微微一笑,王業開口道:“一定能開多少家店我也不確定。但是……最少能開到多少家店,這個我還是可以保證的。” 那個銀河證券的代表就問道:“王董能保證開到多少店鋪?” “6000家!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倍!”王業斬釘截鐵地回答。 “這么多啊!” “那明年的盈利確實要重新計算了。” 花旗投行和銀河證券的代表們議論紛紛,開始討論起這個數字來。 王業為什么一定要下保證說明年能開這么多的店鋪呢,因為這牽涉到盈利預期,上市時股票的定價主要是按市盈率計算的。 如果未來盈利預期估計錯了,那股價也不能真實的反映出來。 其實,王業這個預估都有點低了,他真正有把握的數字是8000!也就是再開5000家新店鋪,但他沒有把話說死,還是留一點想象空間吧,這樣上市后股價也會比較好看。 而且兩家承銷商也要賺錢的嘛,不給留出一定的空間,他們推銷股票時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最終按照明年華尚擁有6000家店鋪計算盈利,平均下來,每家店鋪年銷售200萬-250萬,那華尚國際的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20億-150億! 當然,賬不是這么算的,華尚公司發貨給下面的銷售公司,或者加盟店鋪時,是有一個折扣的,這個折扣根據渠道大小,一般為4折-5折。那么華尚公司真正的銷售額就是48億-75億之間,取中間值為60億。 利潤有多少呢,毛利還不低,基本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18億的毛利。再算凈利潤,除去市場推廣宣傳費用,除去給予客戶的補貼支持,再減去員工的福利待遇,還有辦公場地費用。那就比較可憐了,估計有個5%以上就不錯了,那就是三億的凈利潤。 如果當初不整合生產及銷售公司,那華尚品牌上市后的年銷售及凈利潤就這么多,只能算一個小型公司。但現在不一樣了,還要再加上利華工廠和下面的兩家銷售公司。 利華工廠,明年光華尚這邊的訂單,就起碼有三四十億,甚至更高。工廠是沒有什么市場營銷費用的,所以凈利能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比例,大概有個10%吧。那又是三四億的凈利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