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明-《眾神盟約》
第(2/3)頁
而在修道院里,十五歲以下的修士只有兩位,奧斯歌便是其中的一位,而另一位就是眼前正在酣睡的小男孩,只有七歲的阿蒙,姓氏未知。
奧斯歌看了看這個小小的身子,眼神有些復雜。
眼前這個孩子,大概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時,所遭遇的第一個挫折。
…………
…………
奧斯歌慶幸自己的新生,會以修道院的生活作為起點。寬松的環境讓他有足夠的空間按部就班的施行自己的計劃,也有足夠的資源支撐他的成長。
哪怕是出身在一個普通貴族家庭,在他看來大概也不如像他現在這般自在。
在整理完所有的東西之后,奧斯歌從矮桌下面拿起一本厚重的書籍,黑色封面上的燙金字體已然斑駁的失去的光澤,不過還是清晰的印出了書名,《希多魯姆》。希多魯姆是這片大陸的名字,以大地和母親這兩個詞匯作為詞根,創造出的代表這片大陸的單詞。
《希多魯姆》是一本史書,不過里面的內容并不是奧斯歌所熟悉的編年體或者紀傳體,更像是三大史體的另外一種,紀事本末體,以記錄完整的歷史事件為主體。不過在奧斯歌看來,這本書似乎并不是非常的“正統”,里面中所記載的東西不太像是重要的歷史事件,內容頗具神話的色彩。
然而,這確實這個世界千萬年來未曾改變的永恒旋律。在來到這個世界的這段時間里,奧斯歌已經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
在這里,所謂的神明并非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也絕非野心家們手里的旗幟和工具,而是真正存在于世,在歷史浮沉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的存在。
翻開泛黃書頁的第一頁,整個大陸的版圖浮現在奧斯歌的眼前。《希多魯姆》每隔五十年修訂一次,奧斯歌知道最近幾十年來這個大陸并不太平,一些細微的變化并沒有被記錄在這里,不過這個版圖也足以讓他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奧斯歌所在的神羅帝國位于大陸東北側,狹長的國土顯得有些奇特,帝國的北端和極北大平原接壤。
帝國是騎士的國度,這并非一句虛言,但是在那場連綿百年漫長戰爭之后,帝國失去了克利沁亞的廣袤草場,失去了最重要的戰馬來源。帝國最后的神位騎士陣亡在了克利沁亞的風雪中,據說帝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奪回了象征【騎士序列】至高圣物的【格列司盾·白銀圣槍】,卻再也找不到繼承者。
奧斯歌對于這個世界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無論是史書的記載,詩人的吟誦,讓他對【神明】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
不僅僅是強橫的個體實力,一位踏足神位的騎士對于整個【騎士序列】的似乎也有極大的影響,甚至對于信奉他的平民,都有一定的影響。
正如剛才,奧斯歌對騎士小姐所說的那句話,每年的新年,帝國的皇帝會前往潘匹亞神殿徹夜祈禱,而不是去檢閱皇家騎士。在帝國的騎士群體走向衰弱之時,皇帝陛下果斷的頂著巨大的壓力投入了圣職者們的懷抱,完成了一次信仰的交換,用整個帝國來供奉潘匹亞神殿。
奧斯歌對于所謂的【序列】并沒有太多的認識,現在的他還沒有足夠的渠道來接觸這個看起來是另一個層級的東西,他只能通過一些零散的只言片語了解這些,并試圖用自己的猜測把它們粘合在一起。
不久前,按捺不住自己好奇心的奧斯歌曾經向那位從帝都而來的大齡修士詢問過關于【序列】的問題,在他看來,這位在潘匹亞神殿聆聽了許久神諭的神諭祭司,應該是極為了解這方面知識的人物。
不過這位神諭祭司,只是語焉不詳的給奧斯歌講述了一些關于神明和序列的東西,粗淺而模糊,似乎并不太愿意談及這些。
只是在最后,他小聲的嘆息了一聲:“我是一個動搖了信仰的罪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梁河县|
宝应县|
唐河县|
石首市|
象山县|
海林市|
玉门市|
通渭县|
华容县|
普兰店市|
肃宁县|
镇坪县|
蓬安县|
无为县|
盐池县|
桂平市|
凌海市|
永昌县|
芦溪县|
墨玉县|
洛阳市|
敦煌市|
西藏|
湘阴县|
江川县|
偏关县|
溆浦县|
蒙自县|
肃北|
平度市|
巴塘县|
巧家县|
武威市|
女性|
景德镇市|
虞城县|
永安市|
夏津县|
保康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