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番外——遺書-《江湖遲暮》
生逢多難,胸懷乾坤,九州飄搖惶惶日,提劍赴國難,帶甲征四夷,干戈燕山道,鞍馬將軍前,死生忘卻,忠志常在,奉旨克突厥,為民驅胡馬,陣前折刀手足在,帳前受命兄弟同。輾轉東西四五載,功成拜將千秋殿,奈何天命難,又逢燕王亂,一時戰火燎原,百姓荼毒,長江以北,路有枯骨,家無完人,帝京震動,朝野惶恐,先帝夜召,快馬入京,臨危受命,不敢懈怠,又聞靖良假命調兵,先行北伐,雖忠心可鑒,奈何奸佞弄權,靖良舉家下獄,余忽聞變故,闖宮面圣,先帝大驚,親往獄中,奈何小人陰險,夫人已遭毒手,先帝暴怒,召御醫,時夫人身孕十月,萬幸之事,胎兒得保,故成今日之洛風。然先帝怒火難平,日斬百官,上至中書,下至獄卒。時值靖良赤血血戰,戰事膠著,忽聞家變,悲痛欲絕,寢食難安,然為國事計,遂強忍悲痛,進軍赤血山城。余雖身在東都,卻未盡兄弟之宜,保全兄弟家門,深感慚愧,無以言表,誰知常龍一朝功成,擁兵自重,覬覦洛都,陳兵伊闕,虎視中原,先帝聞聽,心痛不已,想當年共御外敵,君臣同心,患難與共,而今日,卻刀兵相向,實為國之不幸矣。
余雖無靖良之大義,卻念兄弟之情堅,先帝命我點兵出關,迎擊常龍。奈何人心肉做,余不忍兄弟刀兵相見,遂只身出關,一人赴陣前,苦口婆心,一番肺腑,常龍乃退去。
余功成復命,又聞南詔犯境,侵吞巴蜀,勢不可擋,余義不容辭,請纓出征,承英烈之遺愿,護西南之平安。
數年間,余西征巴蜀,平六詔,鎮揚州,受命護國,雖無討逆之功,亦有救難之苦,本以為天下清平……
不想世事多艱,人心多變……罷了……許是冥冥之中,因果報應罷。
多年來,余日日惶恐不安,最是風雨凄惶夜,故人音容入夢來……
燕城之事,柳城之變,乃至宮城之難,終成畢生之心結。
余之罪孽,不可饒恕,余死后,素衣木棺,葬于洛陽空山北,不入將軍陵,不寫碑文,只書一句:若使將軍今猶在,還懸金刀燕城前!
末了,愿吾兒一生平安,得償所愿,為父,再不能護你。吾兒切記,丈夫立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最后還有一事,為父來不及告訴你,待時機成熟,衛錦會告訴你。
也罷,為父……去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兴安盟|
蓝田县|
久治县|
精河县|
石屏县|
东方市|
阿巴嘎旗|
遂宁市|
义乌市|
宽城|
桂东县|
新乐市|
广南县|
广昌县|
宾阳县|
卓资县|
辰溪县|
扶风县|
民和|
宁都县|
涞水县|
福清市|
都江堰市|
乐都县|
泽州县|
柳林县|
富平县|
兰州市|
张家川|
谷城县|
陵水|
阜城县|
涿鹿县|
大英县|
新郑市|
盐城市|
霍林郭勒市|
仪征市|
聂拉木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