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龍王再次回到中宿縣的時候,時間差不多過了二十來天。 馬上就是春耕了。 回到中宿縣,卞順把龍王迎進府里,首先就跟龍王匯報了跟貨幣有關的事情。 “龍王,中宿縣現在一切如常,子民們也都接受了龍王幣。” “那就好。”龍王心里也松了口氣:“元寶樹結了幾次果錢了?” “就上次龍王走后又摘一次,如今元寶樹上還結著果錢,不過學生沒有去摘,這幾十萬的龍王幣,中宿縣已經夠用了。” 中宿縣雖是大縣,人口也不算很多,都沒超過兩萬人,摘兩次龍王幣確實就夠了,甚至還有富余。 “呆會你通知王安,讓他把龍王幣摘下來,送到邊上的四會縣,讓那邊也開始試用龍王幣吧,盡快做到全郡流通。” 卞順趕緊答應下來。 貨幣之事說完,龍王又問起這段時間中宿縣有沒有什么大事,卞順一聽,頓時笑了:“龍王,您可知月旦評?” “月旦評?是許劭兄弟來了中宿?”龍王驚異了下。 “龍王真是無所不知,沒錯,許劭兄弟來咱們中宿縣了,這兩兄弟剛來,就點評了數十學子,不過他們的點評好像有點過于...偏頗了些,最近幾天,甚至都沒有學子敢去講臺上講學了。” 龍王頓時笑了:“不是偏頗,是比較毒舌吧?” 在后世,許多人對許劭的評價可不怎么好,說他賣弄口舌。 不過在龍王看來,存在即有價值,許劭有點像是后世的評論家,看誰不順眼就喜歡懟幾句,偏偏說話還有幾分道理,幾乎沒有人能懟得過他。 還是諸葛亮評價許劭的話比較中肯,諸葛亮說許劭眼光精準,看人入木三分,百無失一,發掘人才很厲害,但是卻不能讓許劭去培養人才,因為許劭不是培養人才的料。 而且許劭不光看人很準,對時政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經常評論東漢末年的時政,雖然褒貶不一,但大都有理有據,這樣的人才,當個御史啊,評論家啊,還是沒問題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