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傳令兵立即跑下城頭,給正在吃飯的將士傳令。 …… …… “太子殿下,飛鷹軍升起可是真要炸了潼關?”近來一直低調的許敬宗,看著滿天的熱氣球,神色復雜的問道。 李承乾聽了神色默然,低下頭過了一會兒才道:“若是最后不能過關,也只能開戰。” 說實話他殺長孫沖時一點都不心軟,進潼關以后也會毫不猶豫地殺了高履行、韋仁慶等人。 可是戰端一開城上城下都是大唐的將士,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聽命行事,卷入戰爭對他們和他們家庭都將是一場災難,處理不好這些人的家人將永遠恨自己。 …… …… 潼關城西面不遠就是潼水,潼水兩邊都是茂密的山林。 劉仁軌率領著三千異族兵,就隱伏在潼關城邊的山林里。 此時雖然是正午時分,但林子里巨樹參天,遮天蔽日,林下光線顯得十分陰暗。 身材高大的劉仁軌、王群和他們的親信侍衛,坐在一處臨時砍出來的空地上。周圍都是雜亂的灌木叢,把他隱藏嚴嚴實實的,不知道即便走到他們周圍,也發現不了他們。 其他將士也是如此,在劉仁軌他們周圍砍掉一些灌木然后席地而坐,等待攻城的命令。 “啪!” “這林陰下倒也陰涼,若不是蚊蟲太多,倒是個消暑的好地方。”劉仁軌啪死一只叮在他腳祼上的蚊子,對王群笑著道。 王群臉上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過了一會兒,有些忐忑地道:“在這里坐了一上午了,太子殿下那邊怎么還沒有動靜。” 劉仁軌聽了,哈哈一笑道:“王大人不用擔心,太子殿下一定有萬全之策。咱們只要等太子殿下那邊的信號,從西面攻下潼關城,迎接太子殿下進關就好了。” 王群聽了,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又抬頭往外看,想看看有沒有探子回來。 劉仁軌見了也不多說,由王群自己去擔心。 反正他現在心情十分好,只等扶李承乾登基,建立從龍之功。 從李承乾第一次北征,劉仁軌已經在靈州六年了,雖然掌握軍政大權,享受高官厚祿,但常年在塞外苦寒之地。 時間長了,就特別想回長安城。 但是沒有辦法,李承乾自己還坐鎮燕都,作為門下臣子就想回長安享受? 劉仁軌知道這根本不可能,李承乾既然看中他,他就要把靈州城守好,還要完全按李承乾的意旨推動政令。 這一次,劉仁軌接到王群送來的李承乾的密令,命他帶三千異族兵悄悄從河東入關。 劉仁軌一見,立即就嗅出這道命令非同尋常,知道自己可能要建從龍之功,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覺。第二日,一安排好靈州政務,立即領著三千異族兵帶著一批黃金,連夜出發往長安趕。 正常從靈州回長安都是走隴右,就是李承乾當年出征時走的路。但是,以劉仁軌的身份沒有朝廷的詔書,領著三千異族兵想從隴右進關中,和找死沒區別。 所以李承乾命令他從河東沿黃河南下,這一路經過的地方主要是受河東薛氏、裴氏、柳氏還有太原王氏影響的地盤。 拿著李承乾的手書,有太原王氏出身的王群領路,河東薛氏、裴氏、柳氏和太原王氏打掩護,加之劉仁軌本身智計過人,三千人馬帶著黃金一路過來,長安朝廷一絲風聲都沒有收到。 現在到了潼關城下,劉仁軌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 “報——大都督,潼關城上有五彩氣球升空。”一個探子快步跑到劉仁軌近前大聲道。 “真的。” 王群第一個跳起來,驚喜地確認道。 探子:…… “可探明,潼關城上的守將如何應對?”劉仁軌緩緩站起,沉著地問道。 “回將軍,潼關城上的守軍,集中在城墻東頭。”探子簡明道。 “好!” 劉仁軌聽了眼里放光,大喝一聲,直如驚雷一樣。隱藏在山林里的異族兵聞聲紛紛起身,都朝他看來。 劉仁軌用眼掃過眾異族兵,一手掐腰,一手指著不遠處的潼關城大聲道:“將士們,咱們的太子殿下就在城東,城里的奸賊攔著,不讓太子殿下過關。” 一眾異族兵聽了,都是臉色一沉,眼里透出殺氣。 他們都是這幾年從羌族各部選出來的勇士,個人和家族在靈州附近享受唐人的待遇,過上他們人老八輩,都沒有過上的好日子。 在東宮供俸大力宣傳下,讓他們知道他們享受的這一切都是當今大唐皇太子李承乾賜予他們的。 這些人,雖然絕大部分都沒有見過李承乾,但他們都是李承乾的死忠,只要李承乾一聲令下,哪怕讓他們去死,他們也會往前沖。 在來的路上,他們聽說長安城有奸賊暗害李承乾,這些人都是眼含熱淚,發誓要殺盡奸賊,保護李承乾。 此時,聽說李承乾就城東,被奸賊攔著過不來。一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立時過去城里的奸賊殺個干凈。 劉仁軌一見軍心可用,大手一揮道:“將士們,隨本督都去破殺賊,迎太子殿下入關。” 說著當先大步朝潼關城方向走,身后一眾異族兵,嗷嗷叫地跟著沖出去。 王群走后頭,低聲問他的心腹道:“火藥都準備好了嗎?” “按大人的吩咐,都已搬上岸了。” 王群聽了兩眼一瞇,不再多說,緊緊跟上劉仁軌。 …… …… 潼關城內,自從城外升起熱氣球,城里所有將士的心就是如系在熱氣球上一樣,被高高地提起來,再也放不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