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氏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這是一首諷刺秦始皇求長生藥的詩,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諷刺的是李世民。 全詩粗分可分兩部分,前頭小半部分是說秦王統一天下的功績,后頭大半部分則都是寫秦王求長生藥而不得。 最重要是結尾來一句“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明面是嘲諷秦始皇求長生藥不得最終死去,但在李世民聽來和詛咒他是一樣的。 李恪念詩時一直偷看李世民,見李世民起初還有些興致,但是聽到“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時表情就冷了下來,聽完最后一句臉色上幾乎凝出水來。 便只低頭看詩句后頭的內容,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音。 過了半晌才聽李世民語氣森然地問道:“這是雉奴寫的?” “不是。”李恪忙回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語氣稍緩道:“那是誰寫的?” “是我大哥寫的,說是已經傳遍了長安城。”李恪低聲道。 李恪看著李世民心驚膽戰,真怕李世民一生氣下令把王氏和李白殺了。 王良娣雖被李世民貶為庶人,但仍然留在東宮照顧三皇孫李白,現在李治也不得寵了再沒有人敢進東宮對他們母子不利。在東宮里連一應禮節待遇都沒有變,東宮眾人仍稱她為良娣娘娘,只是東宮外頭都稱她為王氏。 過了一會兒,只聽李世民沉聲道:“傳雉奴進來。” 李恪看見內侍走出去才反應過來,李世民剛才下了什么命令。 本來李治勾結一伙朝臣與長孫無忌等人明爭暗斗忙的不亦樂乎,只是后來在尉遲恭那里碰了壁,才發現他自己沒有多少威望,根本指揮不動朝中大將。 于是李治又開始每日早晚都到咸池殿給李世民請安,還多次跪在殿前痛訴前非,哭求李世民給他一個床前盡孝的機會。 不過李恪每日在李世民面前,李治怎么會有進殿的機會? 李承乾兵不血刃地進了函谷關,今日李治送來李承乾新寫的詩句李世民終于開口要見李治了。 “你此時不宜出面,朕若不見長孫無忌也不見雉奴,長安城的百官必然人心動搖。”李世民似乎是看見身后李恪陰晴不定的臉色,淡淡解釋一句。 “兒臣明白。”李恪連忙躬身行禮。 “嗯。” 李恪正要退下突然又聽見李世民道:“你去找李安儼把長安城的事情布置好。” “兒臣遵旨。”李恪再行一禮便從后頭退出去。 李世民見李恪出去便閉目養神。 “兒臣參見父皇。”李治眼里含著淚水雙膝跪在李世民床前。 躺在床上的李世民勉強抬抬手,聲音虛弱地道:“雉奴來了!” 李治見此更覺傷心,李承乾和長孫無忌現在都是如狼似虎,李世民又病的這樣,他的皇位誰來給他保證啊? 李治的眼淚止不住就往外涌,帶著哭腔道:“父皇您怎么病成了這樣啊?” “唉!”李世民勉強看他一眼。 “父皇,我大哥他他他……。”李治說到一半,就聽李世民不耐煩地道:“不要再提那個逆子。” 李治見停了一會兒才戰戰兢兢地道:“父皇兒臣想-想分封到海外去,帶著家小再也不回來了。” “嗯?” 李世民做出強行抬頭的姿態,看了李治一眼才慢慢地道:“雉奴,有父皇在你怕什么?” “我大哥他率領大軍過了函谷關,直奔長安來了。大哥能兵不血刃地過函谷關,可見大哥他真有天命,父皇您就——”李治流著眼淚勸道。 “怎么你是來替逆子做說客的?”李世民生氣地打斷李治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