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長孫無忌繼續挑撥道:“陛下,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眼下陛下龍體有恙,不如就下詔書召太子回長安監國……” “無忌!” 李世民用盡全身力氣大吼一聲,然后兩眼圓睜看著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受他淫威所懾慌忙起身行禮:“臣失言,請陛下治罪。” “你受了逆子什么好處,如此替他說話?”李世民怒聲質問道。 長孫無忌聞言再次流淚道:“臣對陛下忠心不二,陛下何以疑臣至此?” 李世民聽了不作任何表示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往下說。 “臣之所以有此建議,決非是與太子有什么勾結,實在不想大唐再有兵禍以至生靈涂炭!” 李世民聽了冷哼一聲道:“太子?他還有一點太子的樣子嗎?這幾年他不是殺大臣就是在抓兵權或是逼迫朕,這樣的太子朕實在難以忍受。” 長孫無忌聽了心里冷笑,面上卻更加為難道:“這可如何是好?” 到了此時李世民精神越發好了,十分霸道地道:“逆子以為他滅了高句麗就天下無敵了,朕就讓他見識見識我大唐的精銳之師。 傳朕旨意:太子承乾污蔑君父,不義不孝,難堪大任,接到詔書立即自縛入京請罪。再命函谷關守將,緊守關口不準一兵一卒過關,違令者斬!” 長孫無忌聽了忙身行禮道:“臣遵旨。” “你去辦吧?”李世民說了這么半天話,已經十分疲憊,像是泄了氣似的。 長孫無忌直起身子想到此來目的還沒有達到,又躬身道:“臣只是擔心陛下的旨意太子殿下未必遵從,現在他身邊一些小人,會不會鼓動太子殿下在洛陽篡位?” 這也是李世民擔心的,不過李世民擔心的是李承乾借著滅高句麗的威勢直接在燕都稱帝,畢竟李承乾建設了燕都數年。 可是李承乾先把李象派回長安,又命王良娣攜李白扶太子妃蘇氏的靈柩回到長安,李世民就不在相信李承乾還會在外稱帝。 當然對此李世民也有自己的解釋,只聽他十分自信地道:“逆子狂妄自大,又十分好名,不會在長安以外的地方篡位的。” 長孫無忌聽了微微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不過臣以為還是應該有備無患。” 李世民心里清楚長孫無忌是來要調兵的魚符,故意問道:“怎么有備無患?” “陛下,臣以為當調一旅精兵屯駐在函谷關內,一旦洛陽有變立即出關給太子雷霆一擊。”雖然來之前長孫無忌已經算清楚李世民的心思,但是這話一說出口心里仍然砰砰直跳,兩眼直直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則故作遲疑道:“調一旅精兵,是不是太看得起那個逆子了。” 長孫無忌急忙道:“陛下,李世績可還在太子軍中呢。” 李世民聽見李世績的名字眼里閃過一道寒光,略一沉吟便道:“也罷,書案上有一枚魚符你可拿去——調五千精兵前往函谷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