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十幾萬俘虜就算是都送去燕都能做事也不多,留在這里又必成我大唐的禍患,孤決意將這些俘虜全部就地格殺,人頭立下京觀,震懾宵小。” 李承乾說到最后聲音里都往外冒寒氣,殿里眾人也都吃驚地看著李承乾,一時竟不知該說什么。 上官儀第一個反應過來,神色恍急地道:“太子殿下萬萬不可,這樣做會有損我大唐聲名的。” 李承乾神色不變,語氣漠然地道:“大唐的威名是靠將士們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是靠火藥炸出來的; 大軍每一次出征,都帶著兆億黎民勒緊褲腰帶省出來的口糧,帶著無數工匠日夜辛勞打造出來的武器和工具; 唯獨不是靠著婦人之人換回來的。” 說到這里李承乾緩緩起身,俯視著下面的諸將道:“現在大唐都要出事了,你讓孤王還在乎這些?” “太子殿下就算不說大唐,您也要在乎您的聲名啊!” “照孤王說的去辦,這兩天先不要給那些俘虜吃太多東西,等他們餓的沒有力氣了,再行斬殺!” 聽了李承乾的話眾人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承乾一向都是命令善待俘虜。 而且李承乾雖然幾次率軍征伐,但涉及具體事務還用不著皇太子親操心,可是李承乾卻清楚地知道怎么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讓敵人失去戰斗力? 李承乾不理會眾人心里怎么想,直接道:“敢違令者斬,敢泄密者斬!” 李承乾強勢地決定了這一切,就揮手讓眾人離開,他還要有想辦法跟遠在長安城的長孫無忌等人斗法。 雖然有一些人對李承乾命令有疑慮,但是在李承乾強令下,薛仁貴出兵和坑殺俘虜的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而李承乾則在下過命令后就這兩件事情拋諸腦后,他現在要與長安城的小人斗法。 “把這一封信送回燕都,命許敬宗護送王良娣和三皇孫李白送太子妃的棺槨回長安城。”李承乾冷靜地把一封寫好的信,遞給劉葵。 然后又低下頭拿起筆開始寫東西。 李承乾寫的速度很快,每隔一會兒,就換一張紙。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 “南鄉子· 淚咽卻無聲。 只向從前悔薄情, ……” “沁園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真無奈,倩聲聲檐雨,譜出回腸。 ……” “攤破浣溪沙· 欲語心情夢已闌,鏡中依約見春山。方悔從前真草草,等閑看。 ……” 李承乾一連抄了數首悼亡詞,才停下來,一邊揉著手腕一對劉葵道:“把這些詞盡快傳往各地,命各地供俸譜曲弦歌,盡快在燕都、洛陽、長安、揚州等地傳唱。” 劉葵拿著詞一路走一路看,剛走出大帳就哭的稀里嘩啦的,來往將士紛紛側目。 “劉內侍,你這是怎么啦?” 迎面走來的上官儀好奇地問道。 劉葵抬頭看見是上官儀,淚眼婆娑地指著手里的詞道:“上官學士,您看,您看,嗚……嗚……” 說著再也忍不住了哭出聲來。 上官儀接過一看,長長地嘆口氣道:“太子殿下真情種啊!” 說著也擦起眼淚來。 三日時間匆匆而過,李承乾在這三天里安排好燕都和長安的事情。 再次召集諸將議事,要把他三天前安排的事情做完,然后他好率留守的七千將士搬進扶余城暫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