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片地勢可真是行軍打仗的好地方!可惜對面只是一群饑民,烏合之眾,不能與我二人憑計謀,運籌帷幄,大戰(zhàn)三百回合。”鄭浩騎在一匹高大的棗紅馬上,一路上都得意洋洋的指點江山。 “呵呵呵,對面是烏合之眾,我們身后這兩千人也算不上精兵。”豆盧嚴(yán)雖然稍微穩(wěn)重一些,但是頭一回帶著兩千人去打仗,也是意氣風(fēng)發(fā)。 “雖然如此,但黃飛蜂怎么能與你我相比,就是給他十萬精兵也難勝過肅莊你的神機妙算!”鄭浩大聲道。 豆盧嚴(yán)被鄭浩一捧,心里的驕傲也上來了,大言不慚地道:“別說是黃飛蜂,若是給我兩萬精兵就是東宮的那些名將什么蘇定方,薛仁貴也不在話下。” “正是,那些仗著東宮的那位寵幸,領(lǐng)著大唐的精銳滅了薛延陀就自以為兵法高明了,哪里知道咱們這些世家子弟都是文武雙全,只不過沒有領(lǐng)兵打仗的機會罷了。”鄭浩聞言也憤憤不平起來。 豆盧嚴(yán)聽著這話看著前面的山崗,眼睛微瞇道:“今日先拿黃飛蜂這些烏合之眾練練手,日后未必沒有機會跟他們一較高下。” 兩人一邊說一邊緩緩走著,不知不覺就到山崗前。 “等一等!” 鄭浩一提韁繩就要從山間小路過去,卻被豆盧嚴(yán)攔住。 鄭浩不解地回頭看著豆盧嚴(yán)。 “探路的斥候還沒有回來,我們不知道山崗后面是什么情況。”豆盧嚴(yán)解釋道。 鄭浩聽了哈哈大笑道:“肅莊你可真會說笑話,想黃飛蜂那種愚頑之輩,也能懂得兵法?還派斥候探路,也不想想身后這些人能做得斥候嗎?” 豆盧嚴(yán)笑著點點頭道:“鴻文說的也是,不過我們還是小心一些,等他一會兒。” 鄭浩聞言便不再說什么,下令后面散亂的隊伍停下來。 后面這些人都是各伊川縣各士族府上的家奴打手,平日里跟著主子催債收租、欺軟怕硬是他們強項。今日從早上起床就一直行軍,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近兩個時辰,早累的走不動了。 聽說停下歇息都一屁股坐在山路上休息起來,有人嘴里還不停地抱怨。 “難怪大唐軍中只用良家子,這些家奴確實不能以軍法治之。”鄭浩聽見后面的抱怨聲道。 后頭的抱怨豆盧嚴(yán)也聽見了,神色冷俊地道:“只要嚴(yán)格實行‘十七禁律,五十四斬’便沒有練不好的兵,當(dāng)年孫武子連吳王的美人都能訓(xùn)練成陣,何況這些人?” 正說著就見山崗小路上轉(zhuǎn)出幾個身穿黑色道袍的年輕人,鄭浩和豆盧嚴(yán)立即警醒起來,揮手示意跟他們的家奴上前攔住幾人盤問。 “你們是干什么的?”家奴隔著很遠(yuǎn)就高聲喝問。 對面的年輕人見問,連忙舉起雙手,連連討好道:“我們是飛蜂大將軍的手下,前來報信的。” “上前去仔細(xì)看看,若是沒有帶什么兵器,就帶到我面前來。!” 豆盧嚴(yán)見他的家奴不敢上前,皺著眉頭喝道。 這幾個人都豆盧氏的世奴,不敢違抗豆盧嚴(yán)的命令只能壯著膽上前,搜檢對面來的人。 鄭浩在一邊憤憤地道:“這幫奴才真是太平日子過慣了,連怎么保護家主都忘了。” 一會兒,豆盧嚴(yán)的家奴帶著那黑色道袍的年輕人走過來,面帶討好地道:“公子,這幾個人我們都搜過了,身上都沒有兵器。” 豆盧嚴(yán)聞言定眼瞧一眼那這幾個年輕人,見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身上的黑色道袍肥大,穿在他們身上像是偷來的一樣。臉上還都帶著賊兮兮的笑容討好他,心里對他們十分輕蔑。 站在那里仰著頭,看也不看這幾人,拿捏著腔調(diào)問道:“黃飛蜂讓你們來送什么信啊——?” 一個干瘦年的輕人忙彎著腰伸著笑臉道:“飛蜂大將派小人們來,說是崔家莊來的一二百騎兵到處打探俺們地消息,飛蜂大將軍不知是——是敵是友,派俺們來下山來找大人討個主意。 正好在這兒遇上來,那大人就給俺們拿個主意吧!俺也好……” “行啦!” 鄭浩聽他啰哩啰嗦地盡說些俚語,都停不下來,不耐煩地制止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