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承乾想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有些生氣地道:“父皇把兒臣想的太厲害了,因為兒臣想要改變官制,一些士族大臣便容不下兒臣。 他們一心破壞兒臣的名聲,說兒臣是桀紂之君,兒臣怎么敢在沒有確鑿證據(jù)時就辦荊王謀反? 就算沒有外頭這些大臣,荊王的事情也牽連到許多勛貴之家,辦起來必然是個大案。 如果兒臣直接抓了荊王等人在朝堂明旨處置,到時候外面這些人必然不會相信荊王謀反。 到那個時候兒臣百口莫辯,天下人會怎么看?后世史書會怎么寫? 朝廷也必然失去威信,到那時候朝廷的詔書都未必有用了。” 李世民聽了看著李承乾默然很久,半晌才道:“你腳上有傷起來吧!” 李承乾雙手按著地慢慢爬起來。 李世民指指羅漢床讓他坐下,語重心長地道:“承乾,切莫以為自己聰明天下人都是傻子,隋煬帝在位時幾個兄弟造反都被平了,可是最后是什么下場……” 李世民對于李承乾一網(wǎng)收掉這么多大臣心里實在沒有底,所以給李承乾講了很多,告訴他對待大臣要仁厚…… ----------------- 不管李世民說什么外面的事情都沒有辦法改變了,哪怕李世民現(xiàn)在出去承天門前的大臣也一樣會要求他把李承乾幽禁在東宮。 所以高士廉和禇遂良馬周等人的勸說注定是徒勞。 “這是陛下的旨意,讓你們速速回家,難道你們想抗旨不遵嗎?”高士廉很生氣,下面這些大臣怎么勸都沒有用,就是認定這是李承乾害怕了,所以用李世民來虛張聲勢。 “既然陛下身體康健能下旨意,那就請陛下降旨送太子回東宮讀書。”韋思謙在下面高聲回道。 禇遂良忍不住負氣問道:“太子殿下監(jiān)國何錯之有,為何要回東宮讀書?” “李承乾隨意罷免官員,捏造罪名殘害大臣,怎么能說沒有過錯?”崔敬嗣亦恨答道。 “哼!太子殿下罷黜無能之輩繩治貪鄙之徒,乃是為民除害何錯之有?”高士廉亦出聲道。 …… …… 正在雙方言來語往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時,忽然皇城方向沖出來一群身穿鎧甲的軍士朝承天門攻來。 為首的將領(lǐng)乃是前東宮千牛將軍候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 李世績看見賀蘭楚石這路人馬出現(xiàn),知道荊王李元景已經(jīng)離玄武門不遠了,便下令道:“把太子殿下給的信號放出去。” 高士廉等人知道此事絕不能善了,便退到后面,把前頭讓出來給李世績和丘行恭。 剛退下就見李世績的親衛(wèi)點起幾只孔明燈正搖搖晃晃往天上飛,以為這是給玄武門和朱雀大街上的將士放的信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