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繼執失部把部族兵撤出李思摩大營后,蘇農部、阿史德部、以綽部、舍利部也把各自的部族兵從李思摩的大營里撤了出來,至此李思摩的大營就只剩下他阿史那部的部族兵,再也不能稱為突厥了。 這幾個部落的領也都看出來了,李思摩在大唐沒有任何未來可言,連昭武九姓都棄他而去,他們難道還同他一起受大唐為難? 而且他們一把部族兵撤出來投靠李承乾立即就被李承乾接納了,不但不再逼迫他們出兵東征,還告訴他們在黃河以西現了大量的金銀礦脈要讓他們去挖金銀礦呢? 這讓各部領對于拋棄李思摩的那一丁點愧疚也消散了,他們現在只想要借助李承乾的庇護休養生息,等強大了以后當然還是南下搶劫。 -------------- 二月二龍抬頭,也是李承乾定下的舉辦慶功會的日子,這日一早天不亮整個大唐軍營就都沸騰起來了。 大唐眾將士都知道李承乾明說是慶功會實際上就是為了震懾此地的各部領,眾將對此事的重視程度不亞于一場大戰。 “嗚嗚——嗚嗚——” 隨著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大營里傳出一陣陣悠遠蒼涼的畫角聲,這一天的慶賀活動算是正式開始了。 此時一眾前來參加慶功會的官員和各部領早就盛裝候在大營門口等著參加慶功會。 這些人提前接到了通知可以帶一些自己的家人親信進營,但是各部族的兵丁只能在大營外列隊。 雖然突厥各部把把兵丁從李思摩的大營里撤出來了但蘇農部、阿史德部、舍利部和綽約部依然讓李思摩站在位,執失奇回只是部族里二把手,自然不敢在位置上與李思摩相爭。 李思摩也知道自己能力不濟難以服眾,這兩天也想清楚了,重新給李世民上了奏疏要求回長安做李世民的宿衛,對于眾部族領依然請他站在位心里還有些感激。 可是當身著唐裝的昭武九姓的長老一來大營前,立即引來一眾突厥部眾對他們怒目而視。 就連來參加慶功會的靈州都督府的大唐官員的也覺得這些夷人穿著大唐服飾別扭,忍不住直皺眉頭。 昭武九姓的長老見被眾人嫌棄只得退到最后與附近的多地藝失部、卑失部、郁射部站在一起,這三個部落都是生活漠南的小部落,誰強就歸順誰,在哪個集團里也只是靠邊站的一群人。 可是此時就連他們也覺得披頭散,裹著羊皮是好的,看著昭武九姓幾個長老的眼神也十分怪異。 …… 一連三遍畫角聲罷大營的門被緩緩拉開,門口李思摩等人都前來引領的東宮內侍引往大營南部走去。 此時唐軍大營南部的營帳都已經拆了,整理出一片巨大的廣場。 李承帳下四萬多大軍其中三萬人被分成十個三千人的方陣,橫平豎直地列在廣場南方。 在軍陣對面搭建了座五尺高的土臺,數百身穿明光鎧的甲士手持明晃晃的鋼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把個土臺保護嚴嚴實實的。 土臺上許敬宗正帶著一干文吏檢查布置好的皇太子儀仗,身材高大的劉仁軌則站在土臺最前面用目光掃視南邊的十陣唐軍。 他們在為這場慶功會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