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與眾臣商量無果,暫時不敢再打壓李承乾的治國熱情,對李承乾在北地的做的事情只能聽之任之。 但是盡管如此李承乾也遇上了一個大難題,那就是整個北地缺少心向大唐的人才。 不管以后怎么規劃這片羈縻州,李承乾或者李世民最多也只能派幾百個讀書人到這里來做官。 但是這里的民情跟內地完全不一樣,在唐時無論關中地區還是河南道,一個縣只要風調雨順有沒有當官的老百姓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南方山區雖然也是蠻夷較多,但是當地自然資源豐富,又受限于交通,一個山窩里住一個村落或部落基本上沒有什么人經常出去,所以也十分好管理。 但是北地就不一樣了,現在這里是一片草原,最安順的羌人也是多以放牧為生,民風彪悍又不受禮教約束,想用幾個書生治理這些人恐怕是癡心妄想。 這也是朝中多不主張對這里實郡縣制的根本原因。 所以李承乾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快培養出一批適合替大唐治理羌人的人才,就算朝廷派來縣令、縣丞,也得有衙役等一些人吧! 不過這事還真不難不住李承乾,畢竟前世了解一些階級分析的方法,李承乾決定要把這次處理米擒氏的文章做好,以獲取民心。 在德靜縣衙李承乾暫居的后房里,李承乾和許敬宗王群商量完處米擒氏的方案后,感嘆道:“這樣事情應該由李義府來做,他做起來應該更加得心應手?!? 許敬宗聞言下意識地點點頭,心道太子殿下真是知人善任,可惜李義府不在這里,只能落在自己頭上。 兩個人走出李承乾的住的地方,按照李承乾的安排,各自帶著幾個文吏,在離德靜縣衙不遠處命打掃出來一片干凈的地方擺開桌案,然后派人去街道敲鑼打鼓讓人前來告狀。 在中國古代地方官員想要快速獲得聲望,最好的辦法不是搞基礎設施建設:修橋鋪路挖水渠等,也不是搞經濟建設:勸農勸桑,甚至不是搞教育建學校獎勵好學的士子…… 而是平冤決獄,如果一個地方官員一到地方就能把當地的惡霸給處理了,那他的威名將被傳頌到千里之外,甚至被當地百姓傳頌幾代人,后來編成小說戲曲等。 在這方面最生動的例子就包公。 李承乾帶著大軍來到德靜縣,把這里的最大的兩個土豪直接消滅了,這對當地百姓來說當然是天大的恩惠,按理說應該能得到當地百姓的人心。 但是因為雙方交兵也有一些不明真象的百姓也被卷入其中,加之民族習俗不同盡管李承乾進城以后對這里的羌人秋毫無犯,羌人也仍然對唐軍保持著足夠的警惕和距離。 所以李承乾決定再次使出殺手锏為百姓伸冤,以加快百姓對大唐的認可。 因為李承乾這一次的目的是要把北地所有的羌族豪強都處掉,所以他給許敬宗等人下的命令就是接到的一切狀紙只要是狀告豪強的就立即給辦了。 而且把豪強辦了以后他們的財產唐軍只留下一小部分,大部都平分給當地百姓,告狀的百姓要多給一些。 這樣應該可以調動羌人告狀的極積性。 第一天在德靜縣城里收到的都是告米擒氏和頗超氏的,因為米擒氏和頗超氏的主要人物都已經被唐軍抓了,所以許敬宗當即承諾前來告狀的百姓除了殺死他們以外,過幾天在分米擒氏的財物時,還要多分給他們一些財物。 告狀的百姓雖然對此半信半疑,但是得到許敬宗這樣的大官的和顏悅色地安慰幾句對大唐的印象一下就好不得了,十高興地回家了。 第二天前去攻打米擒氏和頗超氏寨子的薛仁貴回來,李承乾便下令許敬著手安排清理他們的財物,然后均分給德靜縣內外的百姓。 隨著這些消息的不斷傳出后續幾天德靜縣的一些百姓陸續又有人前來告狀,這些人有告米擒氏與頗超氏的也有告縣境以內其他一些小部族的。 羌人大小部族互不統屬這給李承乾做這件事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凡是告那些小部族的許敬宗一旦查問明白就馬上派兵抄家,把部族首領和主犯抓起來,部族里的財物除了賠償給受害人一部分,其它的都平均分給那些部族里的人。 如此一來伸冤順帶著把家也給分了。 待許敬宗清理好米擒氏和頗超氏的財物牛羊,李承乾下令程務挺提前一天晚上把要分給羌民的部分都押到德靜縣城外。 到了第二日一早,在縣衙門前提前幾天清理出來的場地上搭起彩棚,設上寶座,整個德靜縣內外的羌人都來了到這里,按照居住的分列站在彩棚前等待李承乾的到來。 太陽慢慢升起,一隊隊士兵把米擒多葛和頗超越以及其家人心腹一個個五花大綁地押到彩棚前朝著眾人跪下。 彩棚最前面站的都是這些人的仇人,以前被他們欺男霸女的搶奪了牛羊,若要講理時輕的抽幾十鞭子,重的斷胳膊斷腿,甚至有人丟了性命。 現在這些人和這些人的家就站在米擒多葛對面。 這些人一看見米擒多葛他們自然是恨得牙根癢癢,此時看他們一個個跪在面前低著頭也不敢看人,有一些婦人便開始低聲咒罵起來,年輕一些也大著膽子往他們身上吐口水。 第(1/3)頁